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亲性聚合物由于同时具有亲、疏水链段,所以能够在水相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级尺寸的聚合物胶束,胶束因独特的核-壳结构,而广泛作为药物载体,用于负载疏水性的抗癌药物分子,改善其生物利用度。线性两亲性共聚物通常分别由独立的亲、疏水链段构成,因此在制备共聚物的过程中相应的要求通过可控聚合的方法分别引入亲、疏水链段,无疑增加了调控共聚物亲、疏水比例的难度。为了实现共聚物亲、疏水比例的便捷调控,可以首先制备具有明确结构的两亲性大分子单体,再基于直接聚合这一大分子单体的思路,即可方便的得到具有与大分子单体相同亲、疏水比例的两亲性聚合物,同时由于聚合物中独特的两亲性刷状结构,得到的两亲性刷状共聚物将具有不同于传统线性聚合物的性质和自组装行为。因此,本学位论文围绕上述思路开展研究工作。在利用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成功制备得到两亲性刷状聚合物后,再通过进一步比较两亲性大分子单体和两亲性刷状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及其自组装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性能,得到可用于指导基于这一思路构筑胶束药物载体的若干规律。各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学位论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学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立项依据,接下来的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二章中,我们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引发剂,通过丙交酯(LA)的开环聚合制备得到平均含有5个LA单元的疏水性HEMA-PLA大分子单体。同时还制备了末端对弱酸性pH敏感的缩醛键修饰的亲水寡聚乙二醇单甲基醚(mPEG)链段。通过上述两个链段间的酰氯化反应将二者偶联,制备得到了目标两亲性大分子单体,HEMA-PLA-a-PEG。再进一步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的方法,以4-氰基戊酸二硫代苯甲酸(CPADB)为链转移试剂,直接聚合上述大分子单体,得到了刷状两亲性共聚物,P-(HEMA-PLA-a-PEG)。分子量(M_n)为13.6 kDa,分子量分布指数(PDI)为1.31。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比较了分别由两亲性大分子单体和刷状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在pH值为7.4、6.8、5.0条件下的稳定性,并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自组装胶束的形貌。最后以阿霉素(DOX)作为模型药,进一步制备了载药胶束,研究了刷状两亲性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药行为。在释药实验中,观察到了载药胶束的团聚现象。造成载药胶束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在于环境的变化对于缩醛键影响较大,易断裂所造成的不稳定性等。以上结果表明在聚合物结构设计中,要设计对pH敏感的聚合物,应该选择引入更加稳定的pH敏感键。第三章中,为了验证第二章中缩醛键断裂造成载药胶束不稳定的假设,我们以还原敏感性二硫键桥接了第二章中的亲水mPEG和疏水HEMA-PLA链段,我们保持比例等不变,制备得到了具有还原敏感性的大分子单体HEMA-PLA-SS-PEG,并进一步通过RAFT聚合合成了两亲性刷状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尺寸排阻色谱和激光光散射联用分析(SEC-MALLS)等方法表征了大分子单体和聚合物的成功制备。其M_n为22.9 kDa,PDI为1.71。同时为了对比说明二硫键的引入对自组装胶束载药性能和释药行为的影响,我们还制备了不含二硫键的非还原敏感性的两亲性大分子单体和对应的刷状共聚物,其M _n为3.4 kDa,PDI为1.06,作为对照。这个体系是相对稳定的,下一步的工作还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