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是目前全球珍珠生产的主要母贝,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本试验对两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合浦珠母贝进行了杂交家系的构建,并对家系的生长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各家系的杂交优势,为以后良种选育提供了基础;同时试验通过测定不同的笼具和水深的生长数据来比较合浦珠母贝的养殖效果,对合浦珠母贝的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是唯一生产“南洋珠”的珍珠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珍珠贝。由于近年的海区污染等问题导致大珠母贝的海区养殖出现大批量的死亡现象。本文就大珠母贝的海区养殖进行了相关试验,同时测定了环境因子对大珠母贝稚贝滤水率的影响,为阐述大珠母贝的摄食习性以及大珠母贝海区养殖技术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合浦珠母贝选育家系的生长性能2010年3月在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海洋研究开发中心对采自徐闻(X)和三亚(S)的合浦珠母贝亲贝进行了2×2双列杂交,获得正交(S×X)、反交(X×S)、自交(S×S和X?×X?)等4个组合共30个子代家系。生长分析表明,杂交家系相对自交家系在壳高、壳长、壳宽、体重上均表现出杂交优势,杂交优势范围在0.45%-49.18%之间,且在四个性状指标中体重的杂交优势最大。四种组合的性状测量平均值排序为正交组合(S×X)>反交组合(X×S?)>徐闻自交组合(X×X)>三亚自交组合(S?×S?)。通过生长性能的分析为合浦珠母贝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2、笼具对合浦珠母贝养殖生长的影响2011年8月,以海南三亚亲贝(?)×广东徐闻亲贝(?)构建的第一代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群体为材料,研究笼具不同形状对合浦珠母贝早期(1.4cm)生长的影响。所用笼具形状为长方形、圆柱形和半球形,长方形笼具的长×宽为20cm×12cm,高为15cm;圆柱形笼具的底面半径为11.5cm,高为15cm;半球形笼具半径为15cm。吊养深度为2-7m(间隔1m),放养数量分别为长方形笼74个/笼,圆柱形笼102个/笼,半球形笼150个/笼,试验地点为海南陵水新村港。在单位表面积密度(0.053个/cm2)相同的条件下,长方形笼具4m水深的合浦珠母贝壳高和体重绝对增长率最大,分别为24.55%和6.44%,显著高于其他水层(P<0.01)。半球形笼具在3m水深时,壳高和体重生长速度最大,绝对增长率分别为22.55%和5.40%,与其他深度的差异极显著(P<0.01)。圆柱形笼具试验组,壳高和体重在6m水深时生长最快,绝对增长率分别为22.46%和5.37%,显著高于3、5、7m水深组(P<0.01)而与其余深度组差异不显著。此外,圆柱形笼具不同高度对合浦珠母贝的生长也有影响,在3米水层20cm高的圆柱形笼具中的贝壳高和体重生长速度最大(绝对增长率分别为24.70%和6.20%),与5cm、10cm、15cm高度组差异显著(P<0.05),而长方形笼具中虽然10cm高的笼具较好,但与其他各试验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在3-4米水层用半径11.5cm高20cm的圆柱形笼具或20cm(长)×12cm(宽)×10cm(高)的长方形笼具养殖效果较好。而从笼具制作成本考虑,圆柱形笼具成本低于长方形笼具。3、不同水层对大珠母贝种苗生长、存活的影响采用下潜式的缆绳来吊养大珠母贝幼苗,通过设计5个不同的水深来养殖。记录养殖海区的水文因子,测量大珠母贝的壳长和壳高两个性状指标,统计成活数,比较不同水层贝苗的生长和存活率。结果表明,大珠母贝在4m、5m、6m水层生长较快,三个深度下幼苗的生长差异不显著(P>0.05)。2m和3m水深的贝生长速度较慢。其中3m水层的壳长与4m、5m、6m的差异显著(P<0.05)。大珠母贝在5米的深度条件下养殖,幼苗的存活率最高,4m水层次之。而在2m水深下生长幼苗的成活率最低(52%)。此试验为大珠母贝海区养殖方法的改进奠定了基础。4、大珠母贝稚贝的滤水率采用静水清滤法对大珠母贝稚贝的滤水率进行了研究。在自然海水盐度(33)下,不同金藻浓度(0.5×10~5、1.0×10~5、1.5×10~5、2.0×10~5和2.5×10~5cell/mL)(水温28℃)的滤水率随藻浓度增加先升后降,当浓度为1.5×10~5cell/mL时滤水率达到最大(0.069±0.008L/h, n=3),且满足幂函数关系y=0.0098x0.7097(r=0.9935)。盐度为30时,分别投喂金藻(1.5×10~5cell/mL)和扁藻(0.8×10~5cell/mL),观察1h、2h、3h、4h的滤水率。结果表明,在前2h内稚贝对金藻的滤水率大于扁藻,3h时稚贝对金藻和扁藻的滤水率相近,分别为0.046±0.001L/h (n=3)和0.051±0.003L/h (n=3),而在3h后稚贝对扁藻的滤水率大于金藻。不同盐度(24、27、30、33、36)下,稚贝对扁藻(浓度为0.8×10~5cell/mL)的滤水率随盐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当盐度为30时滤水率达到最大(0.0636±0.007L/h, 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