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事件的防控及“反虐童”救助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不仅是国家的未来,同时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切实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应该成为全世界不同国家共同努力地方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虐童”事件已不再是典型个案,依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道,“虐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时有发生,“虐童”已经发展成为威胁世界儿童生存的严重问题之一。已有的研究显示“虐待”儿童的后果非常严重,“虐待”很有可能会导致受虐儿童在认知和情绪方面的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会使儿童遭受严重的身体和精神创伤,进而直接导致儿童认知方面的缺陷,并引起个体行为偏差,甚至会误入歧途。“虐童”,是一个全世界范围的社会问题,西方国家关注的较早,多年研究及实践的积累,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反虐童”法律保护体系、公共部门保障救助体系、社会多方参与体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为保护儿童免遭“虐待”建立了屏障,为已经遭受“虐待”的儿童提供了救助渠道。反观我国,由于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观念差异,在我国关于“虐童”的界定还不是很清晰。中国传统文化中“子不教,父之过”、“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严重制约和影响着中国人对“儿童权益”的认识,儿童的主体性常常被忽略,儿童往往以家庭的附属品形式存在,这就直接导致了“虐童”事件在我国很多时候被等同于“家庭内部事件”,并具有了“隐蔽性”的特征,最终导致了我国“虐童”事件:事前难以被发现、事中难以被制止、事后受虐儿童难以被救助的结果。在我国,由于“虐童”问题的法律规制不够明确、公共部门因缺少法律和政策依据无法完全有效的介入“虐童”事件、社会组织参与度较低等原因,造成了“虐童”事件频发的现状。本课题试图通过分析我国“虐童”的现状,归纳我国“虐童”事件的特点,依托人权理论、社会公正理论,研究我国现有的关于保障儿童权益、救助受虐儿童的理论和实际做法,总结我国当下在应对“虐童”事件、构建“反虐童”救助体系方面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通过学习国外“虐童”问题的相关理论,借鉴其应对“虐童”事件的实践经验,为我国“虐童”事件的有效防控及“反虐童”救助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从而减少儿童受虐事件的发生,使儿童的权益得到真正的全面的保护。
其他文献
以四川某白酒厂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为对象,采用分质处理的工程措施,对生活污水(规模:400 m3/d)采用格栅调节池+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DE滤池的处理工艺,对生产废水(规模:2 000
当前铁路桥梁施工复杂,连续梁挂篮施工技术凭借着跨度大、挠度小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应当加强对连续梁施工质量的控制,从而提高铁路桥梁施工质量和效果。为了进一步
目前核桃果实应用较为广泛,但其青皮却成了废弃物,如何变废为宝成了许多科学家共同探讨的问题。主要围绕核桃青皮的有效成分提取分析,综述青皮有效成分的营养价值及综合利用,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瘤样膨出。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病率高,常使患者致残或死亡。目前,对其治疗多采用动脉瘤夹闭术或弹簧圈栓塞术。麻醉方法也相应地有全麻或镇静,但不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立足发挥社会、政府以及企业等资源职能优势,着力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系列化、优质化的创业指导。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采用校企合作模式,
全身麻醉术中出现的术中知晓,是一项严重全麻并发症。出现术中知晓的因素和机制很多。近年来,麻醉学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预防和处理术中知晓,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就术中知晓产生
本文以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为例,尝试并总结了以口述项目为依托的口述史在高师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过程,探索出口述史的应用价值,呈现了口述史特有的魅力。
四川省内某工业园区主要从事榨菜食品加工制作,产生了大量含盐、难降解有机物和悬浮物等特点的废水。目前该榨菜废水处理厂设计规模2万m^3/d,根据水质特点,采用以“调节池+水
疾病本身、麻醉或手术的影响、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治疗环境、危重症患者的治疗措施(如机械通气、血液透析、气管插管等)及患者的心理因素等诸多原因,会导致其不适和躁动,影
城市生活垃圾处置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了我国现阶段垃圾处理几种方式:卫生填法埋、堆肥法、焚烧法以及综合处理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几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