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资本对中概股企业认证监督效应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065781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概股企业一般指在美国及其他成熟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这些企业近年来一直是市场的热点话题,从2009年之前的广受追捧,到2010年中概股信任危机,再到2013年的稳步复苏,中概股的发展引起了投资者和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这些中概股的分析,可以发现风险资本在其背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风险资本,包括了风险投资机构(VC)和私募股权基金(PE),主要在企业初创期及发展期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企业上市或者并购等途径退出。一般认为风险资本对企业发展会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风险资本能够为企业质量和市场定价起到认证作用,同时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发挥着一定的监管职能;从消极的角度来看,风险资本市场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同时炫耀效应的存在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便是证明风险资本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企业存在认证监督效应。本文以2000年至2012年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为样本,从盈余管理和上市后表现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在盈余管理方面,本文运用修正的横截面Jones模型得出中概股企业上市当年的可操纵性流动应计盈余,并构建多元回归方程考察风险资本参股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此外,本文还考虑了内生性影响并进一步运用Beneish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在上市后表现方面,本文以经调整的营运利润率和买入-持有异常收益率为衡量指标,分别考察了中概股企业的财务表现及股价变现。经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相比于没有风险资本参股的中概股企业,风险资本的参股能够降低中概股在上市当年的可操纵性流动应计盈余,即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2、有风险资本参股的中概股企业在上市后3年内的经业绩调整的营运利润率基本优于没有风险资本参股的企业。3、有风险资本参股的中概股企业在上市后3年内的经市场调整的买入-持有异常收益率优于没有风险资本参股的企业。根据这3点结论,我们认为风险资本对于中概股企业具有认证监督效应。这个结论对于企业的融资决策、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以及风险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对于风险资本与中概股企业的关系,现有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也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他文献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最常见的胃肠道间叶组织中出现的肿瘤。大多数的胃肠间质瘤是由KIT基因的过度表达或功能获得性突变引起的。目前KIT
目的:针对目前研制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不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现状,利用Toll样受体(TLR)配体在传统细胞因子鸡尾酒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制备出更有效
FDI进入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在1979--1998年处于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在1998年这一比重超过了10%,1998年以后这一比重开始出现下降。在2008年这一比重仍旧超过1988年的水平。
目的:研究纳米银(Ag-NPs)和Ag离子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以银丝和不同浓度的PVP溶液为原材料,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制备Ag-NPs,并用TEM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美术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在招生规模、学校数量还是教学质量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高职美术教育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现在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挫折意识不强并且正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生理上的显著变化和心理上的急剧发展使他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倾向。这在中职生身
并购是铁路企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战略选择,但在企业并购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将产生巨大风险。通过对并购所产生的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的分析,对企业并购的风险管理按并购
研究背景:胃癌是世界上特别是东亚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的新发病例和因病死亡病例都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随着医学的进步,各项疾病的诊疗手段不断的出现。胃癌由于胃
<正>千呼万唤始出来。在众人的翘首企盼中,六集大型高清纪录片《大国重器》终于在世人面前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11月6日,该纪录片一经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便在业内外引起
商业广告(以下简称广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几乎与空气对人的作用一样不可或缺,但它在舆论中得到的评价却多数是负面性的,本文因此对关于广告的常见否定性话语进行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