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原(Collagen)是哺乳动物体内重要的结构蛋白之一,约占总蛋白质含量的80%。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材料,与其他生物质材料相比,天然获取的胶原表现出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低抗原性等。因此,在不同领域及行业具有广泛应用。本文以猪皮为原料,首先对猪皮进行脱脂处理。根据相似相容原理,采用异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剂对猪皮颗粒进行脱脂,以脱脂率为指标,确定最佳脱脂工艺。然后采用醋酸和胃蛋白酶结合方法对猪皮进行酶解,获得具有天然三股螺旋结构和生物活性的胶原提取物,再在低温、真空条件下对提取物进行冷冻干燥,制得具有三维孔状结构的多孔材料,通过红外、紫外、等电点、变性温度和特性粘度等分析方法对胶原提取物的理化特性进行表征。最后采用新型生物交联剂京尼平对制备的胶原蛋白多孔材料进行交联,并分别对交联前后多孔材料的孔径结构、力学性能和吸液保液性能等进行表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判断脱脂温度、脱脂时间、料液比及异丙醇和乙酸乙酯体积比对脱脂率的影响,参照单因素实验结果,以脱脂温度(A)、脱脂时间(B)和料液比(C)为主要影响因素,以脱脂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法确定猪皮最佳脱脂工艺:脱脂温度为35℃,脱脂时间为4h,料液比为1:4,在最佳脱脂条件下,猪皮脱脂率可达到90.32%。2、实验采用醋酸和胃蛋白酶相结合方法对猪皮进行酶解提取胶原,先选定酶用量、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为实验单因素,判定它们对胶原提取率的影响,参照单因素实验结果,以酶用量(A)、酶解温度(B)和酶解时间(C)为实验主要影响因素,以提取率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最佳工艺:在酶解温度为35℃条件下,胃蛋白酶添加量为15.0mg/g,对猪皮进行酶解60h,在最佳酶解条件下,胶原蛋白提取率可达到18.87%。通过红外、紫外、等电点、变性温度和特性粘度等方法对提取物的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物为I型胶原。3、实验采用京尼平作为交联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判断京尼平浓度、交联时间、交联温度及溶液pH值对交联度的影响,参照单因素实验结果,以京尼平浓度(A)、交联时间(B)和交联温度(C)为实验主要影响因素,以所得胶原材料颜色和交联度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法确定最佳交联工艺,最佳工艺:在交联温度为35℃,京尼平浓度为0.05%条件下,对胶原多孔材料进行交联24h,在此工艺下,交联度可达到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