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化”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警示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在19世纪中期陆续进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中现代化的“先行者”,并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了人均GDP1000美元。然而30年后,经济发展水平却落后于与他们同时期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的韩国和马来西亚。因此,在国际范围有着“拉美化”、“拉美陷阱”等说法。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今中国的发展从2003年开始进入了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关键时期,有可能迎来“黄金发展期”,也面临出现“拉美化”的风险。本文总结了学者们对中国存在的“拉美化”风险的不同评价,探讨了中国经济现状、拉美国家发展特点,中国是否存在“拉美化”风险以及调控措施。通过与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进程的研究对比,中国经济的一些方面的确存在着某些“拉美化”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中国工业增长方式粗放,就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较低,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有新的发展;农业需要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由于长期缺乏投资和技术革新,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工农业发展失调;“中国制造”生存现状危机,市场换技术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世界工厂”是强劲生产力的象征,但低廉的成本只换来了微薄的收益;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利用金融资本统治产业资本、参与财富分配、掌控经济命脉,中国金融市场的信用、规则、定价权等面临逐步丧失的危险,国家需要重新定位对金融开放度的掌控;房地产高位运行已经脱离了正常轨道,而房地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如果泡沫破裂,民众的利益和国家的发展将会收到严重影响;中国现在的分配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城乡之间、高收入与低收入之间、城市发展与农民工之间的矛盾较为严重,这些问题如不及时治理,可能产生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对以上具体领域分别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后,本文针对中国经济的“拉美化”风险,在宏观调控与微观现象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例如: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条件;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把握改革开放主导权;提高本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的关系;避免对外资过分依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银行业务也随之迅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务的替代作用越来越强。商业银行在从电子银行业务获得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风险
江华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自建厂投产以来,该公司以安全文化示范和国家安全一级达标企业创建为契机,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实现“零”事
期刊
财政资金动态使用的问题是一个财政和金融结合,全新的领域,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公共财政框架已经基本建立的今天,如何把财政资金作为资本的增值特性和财政本身的公共性结合起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则成为新形势下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正是从财政资金着手,在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原则的指导下,指出部分的财政资金动态使用是在现阶段我国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减轻国
数据库满足了人们对数据,特别是日常业务数据存储的需求;数据仓库满足了人们合理地组织加工业务数据并由其上升到决策信息的需求;而在快速变化要求迅速反映的时代,高质量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