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受精作用及胚胎发生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ila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光镜和电镜水平对银杏(Ginkgo biloba L.)雄配子体发育、受精作用及胚胎发生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银杏精原细胞核从球形转变为凸透镜形时,核膜从较为平滑,转变为起伏、不规则的皱褶状,突起的核膜与液泡状结构相距很近,最近时仅3μm;核仁形态在精原细胞发育期间也发生明显改变:最初由中央弱染色的纤维区域及周围呈环形分布的电子染色较致密的颗粒区构成,后来为染色深且均一的球形结构。 2.随着精原细胞的发育,生毛体体积逐渐增大,最初生毛体周围细胞器的组成和数量极其丰富,以质体为主;但生毛体发育成熟后,细胞器明显减少,线粒体相对增加。液泡状结构周围细胞器丰富,排列较有规律,偏细胞核一侧嗜锇小滴丰富,与生毛体相邻一侧线粒体和质体相对较多。纤维颗粒体具多形性,在精原细胞和精细胞内可见“哑铃形”、“球形”、“不规则团块状”三种不同形状。 3.受精前的精核直径约40μm,而受精时与卵核融合的精核直径约20μm,说明精核在受精前体积浓缩。在受精前的一些精细胞中可观察到其核内出现一个直径约20—30μm染色较深的球形区域,我们推测精核凝集前遗传物质先凝集到一个区域,然后精核凝集。受精时,具鞭毛的成熟精细胞进入颈卵器,鞭毛带及精细胞质遗留于颈卵器内,仅精核及部分细胞质进入卵细胞。 4.合子的第一次分裂为原位纵向分裂,分裂中期染色体外有两层膜样结构包被,说明可能有雄性细胞质进入,分裂末期细胞核之间有明显的类似细胞板的结构,但随后的分裂无此结构出现。游离核细胞化前后,在细胞核周围存在明显的辐射状排列的类似纺锤丝的结构。 5.对银杏(Ginkgoaceae)和苏铁(Cycadaceae)的形态解剖特征比较表明:银杏在营养器官、雄配子体发育等方面表现出大量的进化特征,但在雌配子体发育、胚胎发生上表现出更多原始特性。另外银杏还具有一些特有结构,如雌配子体中含叶绿体,具独特的帐篷柱结构,精原细胞和成熟精细胞中具液泡状结构、纤维性颗粒体等。这表明银杏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时与苏铁类植物可能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两者之间可能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而是在各自的演化路线上平行发展。
其他文献
在航天领域,压缩是解决海量数据给有限信道带宽带来压力的主要措施之一,遥感图像因其获取代价很高所以特别珍贵,也给压缩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能即提高压缩比,又能保证还原后
语音信号分离在语音识别、计算机听觉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盲源分离(Blind Source Separation, BSS)是指在只知道观测信号而源信号与传输信道
本研究作为“973”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大型人工生态反应器的探索性研究”的一部分,以农田生态系统为例,采用田间试验(2004.6~2004.10)和室内微宇宙模拟试验(2004.3~200
杆状DNA病毒属(Badnavirus)隶属于花椰菜花叶病毒科(Caulimoviridae),是一种类反转录病毒(pararetrovirus),其基因组为不完全环化的双链DNA,大小在7.2 kb~9.2 kb,包含基因间隔区(interge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雾是一种自然界中很常见的现象,如果图像是在雾天等恶劣天气下获得,那么图像会严重退化,对生活中各领域的图像信息应用造成了极大不利影响。所以,研究雾天图像去雾技术具有重
全硅叠层太阳能电池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概念中的一种,因与硅工艺兼容而受到普遍关注。其中核心的部分即是带隙可调的硅基介质硅纳米晶薄膜。与氧化硅及氮化硅相比,碳化硅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