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技术联盟的分配机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s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技术联盟成本可分为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其中,内部成本包括刚性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外部成本又包括外部管理成本和无形成本,每一部分成本的分配原则和方法各不相同.联盟成本分配以追求合理为目标.假设所有的联盟效益都能变现为一种形式,则在这种理想状态下,常和博弈可实现联盟效益的公平分配.但实际上,企业技术联盟效益有多种分类,这导致了效益分配模式的多样性.因此,效益分配无法实现公平,只能追求成员基本满意.企业技术联盟的风险分配分为期前与期后两个阶段.期前分配指风险的存在对成本分配的影响,期后分配指风险事故发生后,成员对实际风险损失的分配,并以风险责任为依据.因此,风险分配的重点,在于期后分配中的风险责任鉴定.最后,在每一项分配合理的基础上,企业技术联盟分配还应注重各成员企业的总体分配结果趋于平衡.企业技术联盟的公平分配指数能较好地反映每一成员的分配结果,故能作为测度分配是否公平的尺度.对于联盟中出现的各种分配失衡现象,成员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态度与措施.
其他文献
日本的市民社会派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望月清司作为该学派的代表人之一,其市民社会论是建立在内田义彦、高岛善哉、平田清明、广松涉等人的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之上的。望月认为
该文试图阐明什么是经济伦理问题,它是怎样形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通过历史的分析,文章认为,经济伦理的产生与发展经过三个大的阶段.第一,在古代农业习俗社会中,经济生活被
Green Technology willpI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society.Following to pursue the profit, we must use innovation of greentechnology endlessly. Because Green te
该文旨在寻找和归纳"以德治国"在背景、定位、内涵及实施等几个方面的根据,从而为该言略的提出作出哲学上的论证.该文的主要论点是:"以德治国"的方略提出在中国现阶段是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