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夫之立足诗歌本体论和哲学心性论,将“性情”这一诗歌本质特征在诗学和哲学中交融,延续了传统儒家诗学的文学生命,并创造性地贯通融会了诗歌的感性特色和理性本质。王夫之“诗道性情”是对“诗言志”和“诗缘情”观念的一次补充、完善,是对中国古代传统诗论观进行的一次合理的融合。在其诗学理论中,所涉及的关于诗歌的本源问题、诗歌创作与表达的观点以及诗歌的接受几乎无一不与“性情”相结合。可见,“诗道性情”是王夫之诗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本文选取王夫之“诗道性情”诗学观,通过溯本求源,梳理其诗学渊源,从诗学层面和哲学层面的双向维度上展开论述,对其诗学观念予以较为深入的探讨与阐释,旨在明确王夫之以“情”为理论依据的诗歌本体论,并阐明其构建起的一个体系完备、价值取向分明、思想深度层层递进的儒家诗学体系。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诗道性情”观的内涵;第二部分探究“诗道性情”观的理论渊源;第三部分讨论“诗道性情”观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