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面上行开采的漏风规律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的上行开采工程实践始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煤矿设计、矿井技术改造及老矿区(矿井)的复采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上行开采的通防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国内外尚未见上行开采条件下综采面采空区通风保障技术的研究报道。 济三矿43<,上>03工作面位于43<,下>03采空区上部的裂隙带中部,有众多的裂隙与3<,下>采空区沟通,形成较为通畅的漏风通道,存在43<,下>03采空区有害气体涌向43<,上>03工作面的可能,同时,由于供氧充分43<,下>03采空区采空区的遗煤自燃危险性和停采线原火区复燃可能性增大,从而威胁43<,上>03工作面安全开采。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上行开采条件下的通防技术。首先,通过在掘进和回采期间释放SF<,6>气体来研究3上煤层与3下采空区漏风规律;第二,将现场观测数据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来研究瓦斯空间分布规律;第三,利用现场观测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出了工作面两侧氧浓度方程、采空区漏风松散体空隙分布方程、采空区不同深度的渗透系数方程、采空区深度对耗氧速度的影响函数、工作面进风侧采空区和回风侧采空区压力分布方程,结合采空区渗流及扩散数学模型,建立了上行开采条件下采空区气体的渗流和扩散模型及采空区漏风规律模型;第四,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掘进和回采期间上下两煤层的漏风流场进行三维建模和网格划分,数值模拟漏风状况,数值模拟漏风结果与现场观测基本吻合。最后,研究了上行开采条件下的通防保障技术,通过在济三矿43 <,上>03工作面应用,保证了该面安全生产,对相似开采条件的矿工作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中一种极其复杂的动力现象,是地应力、瓦斯、煤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开采实践表明,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呈区域性分布,突出区域只占整个
锡矿山锑矿矿区地表分布有学校、厂房及居民楼等重要建筑物,不允许地下开采产生大的地压而使其遭受破坏。另外,近地表有大量未处理民采空区。采空区可能诱发地面塌陷,危及地
低阶煤由于表面含氧量高、疏水性差且孔隙发达、遇水易泥化,导致低阶煤的常规浮选矿化黏附效率过低,药耗量大,难以工业化应用。针对低阶煤浮选的难题,采用油泡浮选技术来提高低阶
针对滑动构造影响下三软煤巷支护技术难题,本文选取告成煤矿21051运输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研究手段,分析该类巷道采用U型钢棚支护失稳原因,提出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