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的上行开采工程实践始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技术应用于煤矿设计、矿井技术改造及老矿区(矿井)的复采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上行开采的通防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国内外尚未见上行开采条件下综采面采空区通风保障技术的研究报道。
济三矿43<,上>03工作面位于43<,下>03采空区上部的裂隙带中部,有众多的裂隙与3<,下>采空区沟通,形成较为通畅的漏风通道,存在43<,下>03采空区有害气体涌向43<,上>03工作面的可能,同时,由于供氧充分43<,下>03采空区采空区的遗煤自燃危险性和停采线原火区复燃可能性增大,从而威胁43<,上>03工作面安全开采。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上行开采条件下的通防技术。首先,通过在掘进和回采期间释放SF<,6>气体来研究3上煤层与3下采空区漏风规律;第二,将现场观测数据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来研究瓦斯空间分布规律;第三,利用现场观测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出了工作面两侧氧浓度方程、采空区漏风松散体空隙分布方程、采空区不同深度的渗透系数方程、采空区深度对耗氧速度的影响函数、工作面进风侧采空区和回风侧采空区压力分布方程,结合采空区渗流及扩散数学模型,建立了上行开采条件下采空区气体的渗流和扩散模型及采空区漏风规律模型;第四,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掘进和回采期间上下两煤层的漏风流场进行三维建模和网格划分,数值模拟漏风状况,数值模拟漏风结果与现场观测基本吻合。最后,研究了上行开采条件下的通防保障技术,通过在济三矿43 <,上>03工作面应用,保证了该面安全生产,对相似开采条件的矿工作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