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悬臂输流管的动态特性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2006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非均匀悬臂输流管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分别研究了轴向功能梯度输流管、局部增强输流管以及局部刚性输流管的振动特性和稳定性。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期为非均匀悬臂输流管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假设管道的弹性模量和密度沿轴向变化,建立了轴向功能梯度悬臂输流管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轴向功能梯度悬臂输流管的运动微分方程,并采用微分求积法对该方程进行离散和求解。动力学分析时,重点讨论了弹性模量梯度和密度梯度对系统失稳临界流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和均匀悬臂输流管相比,密度沿轴向逐渐减小可增强输流管系统的稳定性;当质量比较小时,弹性模量沿轴向减小却会降低失稳临界流速。此外,本文还发现弹性模量梯度或密度梯度的变化可引起系统失稳模态阶次的转换。  2、建立和分析了由基本材料和增强材料组成的局部增强悬臂输流管模型,其增强段的位置可由固定端沿轴向变化至自由端。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了求解计算,重点探讨了增强段的位置和长度、抗弯刚度比以及总质量比对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增强段位置对系统稳定的影响很大,当增强段位于输流管的前半部分时,系统较均匀悬臂管更稳定,而当增强段位于输流管后半段且靠近自由端时,系统的失稳临界流速较均匀悬臂管更小。此外,抗弯刚度比的增大也能提高系统稳定性,而总质量比的增大对系统稳定性影响不大,但可能会稍微减弱稳定性。  3、初步分析了柔性/刚性材料混杂的局部刚性悬臂输流管模型的稳定性问题,发现刚性段的位置对系统稳定性影响很大。当质量比较小且刚性段位于输流管前半部分时,系统的失稳临界流速比同等条件下均匀输流管的值更高;但是,随着刚性段向输流管自由端变化,其失稳临界流速反而会变小。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且国内页岩气具有良好形成及富集的地质条件,因此页岩气的开采受到广泛的关注。页岩气藏储层具有典型的低孔、低渗特征,并随着埋
学位
合理的确定地震输入模型对高层建筑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10层、20层、30层双轴对称高层框架建筑分别建立了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简称SSI)以及考虑土-结
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以及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以绿色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和负荷双向可控为特征的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随着主动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增加,其电能质量问题更加复杂且突出。本文针对主动配电网中的电能质量评估及电压薄弱点识别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改进熵权法提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起关键作用,阅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词汇量,阅读过程对思维要求极高,因此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阐述任务式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任务式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促进任务式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传播。  【关键
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频繁出现极端恶劣天气,输电线路多次出现覆冰故障,更严重的是,在2008年2月,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严重的冰雪状况,造成电网重大灾难,给受灾地区的交通、电力、通信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对输电线路的覆冰原理和防覆冰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随着,国家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加快发展,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是今后骨干电网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国家首条1000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