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迁移是导致跨文化交流失败的因素之一,因此它受到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找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拒绝语时存在语用迁移的证据,并找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迁移意识以及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的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是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的50名大学生;第二组是西北师范大学英语系大四的50名学生;第三组是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大一的50名学生。本文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拒绝语这一言语行为的研究,考察了语用迁移现象,以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本文中的语篇测试来自于艾哈迈德·爱依沙的研究—社会文化在二语言语行为中的迁移。本文通过语篇填补测试来收集研究数据,以语义模式为分析单元,并且把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拒绝语答复与英语本族语和汉语本族语的答复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语用迁移存在于四个方面:答复语的长度,语义模式的内容,语义模式的顺序以及语义模式的频率。每一个方面都反映了学生把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迁移到英语的学习中,再者,中国人与美国人对于权势和对等的不同态度也是导致语用迁移的一个原因。本篇论文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回顾了与语用迁移相关的理论以及国内外所作的与拒绝语相关的研究。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详细描述了研究方法,其中包括研究设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五部分讨论了研究结果,其结果表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拒绝语时确实存在语用迁移。第六部分剖析了造成语用迁移的原因。最后一部分讲述了本次研究的启示以及其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