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超级电容器是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储能装置,电极是超级电容器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制备聚苯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能谱仪等仪器观测了复合电极的形貌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复合电极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1、先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TiO_2纳米管阵列,然后采用循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电容器是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储能装置,电极是超级电容器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制备聚苯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使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能谱仪等仪器观测了复合电极的形貌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复合电极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1、先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然后采用循环伏安法将聚苯胺沉积到TiO2纳米管阵列中制备聚苯胺-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研究了阳极氧化电解液含水量、阳极氧化电压以及氧化时长、阵列煅烧温度、单体溶剂、苯胺浓度、以及聚苯胺沉积扫速和沉积时长等条件对复合电极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复合电极的制备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优化的复合电极在硫酸钠水溶液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电势窗口可扩大至-0.2~1.8 V,当电流密度为0.05 m A·cm-2时,能量密度为727.3 J·g-1;经过5000次循环,复合电极的电容保留率为96.3%。2、通过微腔原位聚合法将聚苯胺沉积到TiO2纳米管阵列中制备聚苯胺-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研究了单体溶剂、苯胺浓度和过硫酸铵浓度等对复合电极形貌和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复合电极的制备条件,并对优化电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优化的复合电极在硫酸水溶液中的性能优于硫酸钠水溶液,电势窗口可以扩大至-0.2~1.8 V,活性物质量电容最高可达816.7 F·g-1,能量密度达到1410.8J·g-1;当电流密度由0.1 m A·cm-2提高到5 m A·cm-2时,样品的电容可以保留95%以上,经过5000次循环,复合电极的电容保留率达到97%以上。3、为了简化聚苯胺-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的制备工艺,进一步改善复合电极的性能,探索通过一步阳极氧化法制备聚苯胺-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并对所制备复合电极的形貌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步阳极氧化法所制备的聚苯胺-TiO2纳米管阵列复合电极在硫酸钠和硫酸两种电解液中均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能,在-0.2~1 V和-0.2~1.8 V两个电势窗口下循环10000次,复合电极的电容保留率均达到96%以上。
其他文献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疫病,主要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在人们生活中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健康信息在互联网上不断的传播使得通过互联网查寻健康信息的人们越拉越容易接触到这些信息。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不依赖于常规的外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参与,在人脑与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直接建立连接的一种新的通信系统。近年来,基于视觉诱
原子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变的,并且在实验室中是可以精确的测量,所以原子可以作为理想的远程探测器帮助人类更深入地了解浩瀚的星空。在天体物理中,有很大一部分科研人员主要研
本文研究的是一类在l1模下调整最大权值w的极大加和支撑树逆问题。极大加和支撑树问题是在一个边赋权无向连通图G=(V,E,c,w)中,找一棵最优的支撑树T*,使得目标函数max w(e)+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经历了从“瓶颈制约”到“初步缓解”,再到“基本适应”的发展历程,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明确作出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网络强国重要论述,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发展成为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公路货物运输作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一环,其运输信息化建设显
Ti-BEA分子筛具有三维网状立体交叉的十二元环孔道,其孔径为7.3?×6.0?,有利于大分子的催化转化。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Ti-BEA分子筛中钛氧活性中间体的结构以及
水煤浆气化领域的工艺烧嘴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在高温、富氧和含硫腐蚀介质的条件下,服役一段时间就会在外喷头出口处出现放射状裂纹,裂纹逐渐加深将导致工艺烧嘴失效。为了节省成本,常常对工艺烧嘴的外喷头端面堆焊修复后继续使用,但由于堆焊工艺参数不合理,容易出现夹杂、气孔、裂纹等缺陷,堆焊修复后的工艺烧嘴寿命远低于原始件。因此采取合理的堆焊工艺及堆焊层材料,改善堆焊层微观组织,对于提高工艺烧嘴的使用寿命具有重
在热镀锌过程中,除锈是非常重要的前处理工序。传统热镀锌采用酸洗方法除锈,容易产生过酸洗以及废酸污染等问题。因此,探索无污染除锈方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抛丸处理后钢基体组织与性能变化以及对后续热镀锌过程中Fe-Zn原子扩散和热镀锌镀层组织的影响。热镀锌镀层组织中分为四层,由内到外分别为Γ相、δ相、ζ相和η相。酸洗处理后镀层厚度比较均匀,抛丸处理后在钢基表面凸起处形成呈爆发性的ζ相,但此处的δ相厚
提出了两种消除液滴三相接触线钉扎、利用形状梯度定向控制液滴自发运动的方法,分别为纯水液滴在光滑形状梯度铜表面上运动和丙二醇/水双组份液滴在Ag/Cu形状梯度复合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