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坛经》是晚唐时期一部重要的禅宗著作,作为当时口语的记录,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情况,研究《坛经》,对研究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坛经》中判断句出现的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坛经》是晚唐时期一部重要的禅宗著作,作为当时口语的记录,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情况,研究《坛经》,对研究汉语从上古到中古的演变具有重要的价值。《坛经》中判断句出现的频率较高,用法也比较复杂。本文拟对其判断句的分类、特点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即把《坛经》中的判断句进行穷尽式的统计,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分析和探讨。试图反映当时判断句的本质特点,也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古汉语判断句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主语表示判断的句子,简言之,判断句是主谓语之间具有判断关系的一类句子。 坛经》中共有判断句184例,按其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者……、也……”句型、“为”句型、“非”句型、“即”句型、“是”句型五种,其中“是”句型较为复杂,因为关于判断词“是”的产生及其发展,向来众说纷纭,是汉语史研究中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同意孙锡信先生的观点,上古汉语中判断句以不用系词为常,系词的使用是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的。 《坛经》判断句从语义角度分析,与现代汉语差别不大,即可以表示等同、归类、判断等语义关系。 判断句在《坛经》中使用得十分广泛,无论是结构方面还是语义方面,与现代汉语的判断句相比,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形式灵活多样,判断语呈现出复杂化的倾向,“也”字的煞句作用明显减弱,并且出现了表示否定判断句的新形式。 通过将《坛经》中的判断句与其他佛经判断句的比较,可以进一步看出《坛经》判断句的本质特点;因为《坛经》是为宣传教义而作,多用口语,所以作为重要的口语研究材料,可以反映中古时期的语言实际面貌。 《坛经》判断句结构类型和语义关系的特点,反映了《坛经》判断句的总体面貌,同时也可反映出判断句从上古到中古发展演变的规律。
其他文献
根据合成氨生产用泵的特点,结合数学模型和摩擦副局部计算热平衡模拟分析方法,对合成氨用泵机封进行了选型叙述;并对机封的安装和常见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吉林九站松花江大桥主桥结构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应用有限元法将桥跨结构离散为有限个单元,按照达朗贝尔原理建立桥梁结构固有振动方程,利用有限单元法求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胃潴留的营养支持模式.方法:对4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胃潴留患者给予低热量(非蛋白质热量为25 kcal·kg-1·d-1)营养支持方案;术后1个
目的:观察异甘草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清干扰素γ(IFN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2(IL-2)、IL-4和IL-13的影响。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各1
<正>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出土的大量骨耜、木耜等农耕工具、稻谷遗存和令人惊叹不已的木建筑与艺术品,所呈现的生产力和文化水平之高,
本文实证检验了法治环境、财务信息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完善的法治环境会降低创新绩效;较高的财务信息质量能够提升创新绩效较高的财务信息质量可降低不完
在清代两百多年戏曲批评的历史中,存在着这样一条清晰的脉络,就是“崇古”与“尊今”两个思想势力的较量。崇古,是力求戏曲在形式表现、情感主旨等方面,向戏曲典范时代——元
1973年和1977年,中国的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关于该遗址的发掘简报在1976年到1980年之间发表后,揭示了早在公元前5000年中国已经存在着
虽然市场机制因其符合经济效率标准而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中新宠,但是市场机制的失灵往往导致环境非正义的出现,比如,排污权交易制度虽然符合经济效率标准,但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在同步的进行,众多的教学模式开始在一些地区展开试验,取代传统教学模式。近年来,得益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