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肺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滤器类型的选择。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方法分析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2010年度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2例治疗前已经确诊为肺栓塞患者,92例患者中女性48例,男性44例,年龄18~84岁,平均60.25岁,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多普勒超声及D-二聚体检测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X线或CT检查未发现有肺栓塞形成,2例肺栓塞患者经X线和CT检查诊断为肺栓塞,并有胸痛、胸闷等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38例患者应用永久型下腔静脉滤器,54例患者应用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具体为14例选用Venatech Filte(rLP-VTF),24例选用Trap Ease Filte(rTEF),9例选用Aegisy Filter,43例选用OptEase Filter(OEF),2例选用Gunther Tulip Filter(GTF)。对于应用可回收滤器的年轻患者血栓溶解后尽量多的取出,取出时观察滤器表面的血栓覆盖情况;对于其余未取出下腔静脉滤器者术后随访3-36个月,观察指标包括:胸腹部CT、超声或者下腔静脉造影。结果:1例肺栓塞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再次发生肺栓塞死亡,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30例应用可回收滤器的患者放置滤器10-15天后成功取出滤器,其中24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时其钩角聚合处覆盖少量血栓,栓子直径在0.1-0.5cm之间,61例未取出下腔静脉滤器患者在随访中未出现滤器移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以及症状性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在预防肺栓塞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完全避免肺栓塞的发生,同时要掌握好放置滤器的适应症,且对于滤器类型的选择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