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眠”。常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以及贫血等疾病中。长期失眠不仅可以增加死亡和意外事故的危险性,而且是导致美容相关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本研究,观察使用针刺调理偏颇体质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的中医作用机理.并将其与普通“辨证”取穴针刺方法进行比较,观察两者治疗效果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方法]本研究在查阅相关文献研究及跟随傅杰英教授跟诊的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将符合失眠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患者。针灸治疗失眠“辨病”主穴:神门、内关、百会、安眠。“辨证”取穴: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三阴交;肝郁化火型加行间、太冲、风池;心胆气虚加心俞、胆俞、丘墟;阴虚火旺加太溪、太冲、涌泉;痰热内扰加中脘、丰隆、内庭。“辨体”取穴:膻中、气海、期门、肝俞。治疗组选用“辨体-辨病-辨证”取穴:对照组选用传统“辨病-辨证”取穴针刺治疗。两组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后暂停1周再行第2疗程治疗,治疗期间停用一切与失眠相关的其他药物或物理治疗方法。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两组总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治疗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后PSQI各项评分除日间功能外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3.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相比,治疗组在改善PSQI各项评分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4.治疗前后治疗组体质积分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体质积分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体质积分与对照组体质积分有显著差异。[结论]1.疗效方面,说明“辨体-辨病-辨证法”与常规“辨病-辨证法”治疗失眠的疗效相当。2.对于PSQI各项评分的治疗前后比较,“辨体-辨病-辨证法”对于PSQI量表的各项指标都有显著改善,“辨病-辨证法”对于PSQI量表中的各项指标除日间功能外都有显著改善。3.对于治疗后PSQI量表各项指标的比较,“辨体-辨病-辨证法”对于PSQI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辨病-辨证法”。4.对于体质积分的改善,“辨体-辨病-辨证法”在改善体质积分方面有显著疗效,“辨病-辨证法”在改善体质积分方面没有显著疗效。且“辨体-辨病-辨证法”在改善体质积分方面疗效优于“辨病-辨证法”。综上,说明“辨体-辨病-辨证法”与“辨病-辨证法”对于失眠都有确切的疗效,但“辨体-辨病-辨证法”对于失眠及偏颇体质的改善作用优于“辨病-辨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