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烟气脱氯小流量碱液分布式雾化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lil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烟气脱氯-脱硫废水零排放”是近年来提出的燃煤电厂脱硫废水新处理技术[1],其工艺路线是以空预器至除尘器之间的烟道作为反应器,利用喷嘴向烟道内喷入碱基溶液,碱基溶液与烟气中HCl等酸性气体反应,生成的无机盐经烟气蒸发干燥吸附于飞灰中,飞灰再被电除尘捕集,完成烟气脱氯,减轻脱硫浆液中毒,降低脱硫废水排放量,进一步地,减量后的脱硫废水作为碱基溶剂回喷至烟道,最终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目前,已有部分研究通过化学动力学模拟、实验室实验以及中试试验平台试验等,验证了该工艺路线的可行性。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拟对某电厂330MW机组空气预热器至静电除尘器间烟道内布置碱液喷嘴。采用Fluent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不同喷雾参数、喷嘴布置方式下液滴的蒸发及扩散过程对脱氯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雾化系统的评价指标,从而为工程实践提供指导意见。计算结果表明:1)增大喷雾粒径和喷嘴流量,喷雾的完全蒸发时间和蒸干距离都有一定的增加;成倍增大喷雾初速并未对喷雾蒸发特性产生明显效果;增大喷嘴雾化角,喷雾的完全蒸发时间和蒸干距离都有一定的减少;喷雾的完全蒸发时间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而大幅减少,而蒸干距离则呈线性增加。2)由于碱基喷雾与烟气中的酸性气体的反应形式为“接触即反应”,因此以喷雾在烟道内的截面覆盖率作为雾化系统对HCl脱除效率的评价指标。喷雾粒径、喷雾初速及喷嘴雾化角对喷雾截面覆盖率有较大影响。而喷雾粒径对截面喷雾覆盖率影响最大,在粒径由30μm增至80μm的过程中,其单喷雾截面覆盖率由1.13%增大至28.45%。喷雾截面覆盖率随着喷雾初速及喷嘴雾化角度的变化基本呈线性,但实际喷嘴要得到越高的喷雾初速,其喷雾粒径即会减小,在此之间应找到相应的平衡。3)研究发现,空气雾化喷嘴流量调节能力可适用锅炉全负荷。对实际烟道模拟中确定了喷雾布置的两种方式,在主烟道内截面均布10个360°环形空气雾化喷嘴,喷雾粒径选用60μm~80μm,喷雾初速200m/s左右,可保证喷雾截面覆盖率达到80.91~92.63%;在分管烟道内截面均布8个360°环形空气雾化喷嘴,喷雾粒径选用70μm,喷雾初速200m/s左右,可保证喷雾截面覆盖率达到84.39%。两种布置方式均保证在满足喷雾蒸发指标下达到80%以上的喷雾截面覆盖率,各模拟工况烟温降基本维持在1.55℃,未对酸露点产生明显不利影响,能较好的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其他文献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是目前主要的新能源利用方式之一。然而光伏发电具有受天气影响严重、昼夜发电量波动明显、缺乏转动惯量、缺少阻尼特性等特点。由于上述特性,光伏发电系统在并网运行后会对并入地区电网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光伏发电系统在并网运行后存在着难以追踪最大发电功率、功率预测困难等问题。因此本文以某实际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学推导搭建其仿真模型。随后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出
南山煤矿步入关井时期,可采资源已经基本枯竭,存在较多的采空区。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式,周边存在压入式通风的地方矿井,且部分采空区为共有采空区,漏风通道众多,漏风严重,威胁采掘工作面安全且难以治理。为了全面了解南山煤矿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首先使用Ventsim三维通风仿真软件对南山煤矿全矿通风系统进行1:1等比例建模,并将井下实测的通风数据输入通风模型,对其进行调整优化,使通风模型与南山煤矿通风系统基
研究背景结核(Tuberculosis,TB)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病,是全球十大致死性疾病之一,且列单一传染病致死率之首,其发病和控制受到众多社会因素(社会、政治、法律、文化和经济)的影响。我国是全球结核病22个高负担国家之一,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TB控制策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有886,000名TB患者,结核的流行趋势仍十分严峻。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知识知晓
钛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领域,由于其比强度高、抗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是21世纪最有希望取代合金钢成为航空发动机结构件的轻型材料。然而,由于其耐磨性较差的缺点,限制了其作为航空结构件的应用。因此,对钛合金表面进行渗氮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耐磨性。钛合金的渗氮方式以真空低压渗氮、高温气体渗氮、离子渗氮等方式较为常见,而且在国内外多有研究。经过上述方法渗氮以后,钛合金的耐摩性取得了显著地提高,
近年来,我国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为切实改善空气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政策,2013年,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计划》,2018年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有效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改善,初步建立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但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成都市作为当前新一线城市,地处成都平原腹地,气候环境适宜,农业产业发达,为了提
利用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生产甲烷是高效清洁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但是餐厨垃圾酸败成分乳酸厌氧发酵的电子传递能力弱,乳酸降解中间产物丙酸容易过度积累抑制发酵反应,乳酸降解的多元竞争反应途径不清晰导致产甲烷效率低等技术瓶颈问题尚未解决。本文采用微生物电化学增强乳酸厌氧发酵的电子传递,揭示乳酸产甲烷过程中电子传递的竞争途径;采用纳米零价铁促进丙酸高效降解,调控菌群结构强化电子传递促进产甲烷反应;通过酸化预处理
传热传质是能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式,而换热器表面污垢的存在却大大恶化了传热的效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废水蒸发、浓缩、回收过程中这种沉积物的恶化效果更加严重,因此,对于降膜蒸发过程中的污垢问题研究更有重要意义。本文自主设计、搭建了竖直单管降膜蒸发实验台,并在此实验台上完成了对4种测试管的传热性能和污垢沉积特征的实验,利用将实验后的管子切割后称量的方法以获得测试管内的污垢质量分布特征。本文的基本研
2014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因此,国家致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倡多学科融合,在划分不同学科的同时又淡化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线,以求让学生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是人类亟需解决的两大难题。柴油机作为传统燃油发动机之一,因其良好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等得以广泛应用,但柴油机的NOx、PM排放量不符合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燃烧路径理论表明柴油喷入气缸后的破碎、蒸发、油气混合过程直接影响喷雾特性,显著影响柴油机的燃烧过程,从而影响NOx、PM排放。研究柴油喷雾特性对于提升油气混合质量,优化柴油机燃烧过程和降低NOx、PM排放量以满足严格的排放标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开展电池热管理是确保新能源车动力电池性能、安全性和寿命的必要手段。热泵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电池热管理技术,在环境适应性和节能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但是,这一技术的发展目前还不够完善,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两相制冷剂工质在集管和各支管路中出现分液不均的现象,是影响热泵系统性能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本研究基于一种可用于纯电汽车热泵技术的类冷板式微小通道两相流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