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合成了两种新型咪唑类离子液体,建立了二甘醇醚、季鏻盐以及吡咯烷鎓盐三种不同类型的萃取剂溶剂萃取分离Au(Ⅲ)的新体系,并对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显示:在盐酸介质中,二甘醇醚(DEGE)能定量地萃取Au(Ⅲ),最佳萃取参数:水相中Au(III)的浓度为0.1g/L,有机相中二甘醇醚浓度为20%(VDEGE/V有机相),相比O/A=1,盐酸介质浓度,5.0 mol/L,萃取平衡时间t=2 min,在最佳萃取条件下Au(Ⅲ)萃取率大于99.0%,采用0.1%Na2SO3和4%氨水的混合溶液,或者0.02mol/L的硫脲/HCI(0.5M)作反萃剂,反萃率均大于99.0%,萃取反应在室温下即可进行,重复使用7次Au(III)回收率均大于94.0%,Au(Ⅲ)与Pd(II)、Pt(Ⅳ)、Rh(Ⅲ)、Fe3+、Cu2+、Co2+、Ni2+的分离系数(βAu/M)均>1.0×104,结果发现20%(VDEGE/V有机相)能实现Au(Ⅲ)与多金属混合溶液的有效分离;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分析显示,在盐酸溶液中用DEGE萃取Au(Ⅲ)的机理为离子缔合机理。分别以季鏻盐离子液体三己基十四烷基溴化膦(TTPB)、三己基十四烷基膦癸酸盐(TTPD)、三己基十四烷基六氟磷酸磷(TTPHP)为萃取剂,建立季鏻盐离子液体萃取分离Au(Ⅲ)的新体系,对萃取酸度、萃取剂浓度、萃取时间等重要萃取参数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三个盐酸介质中季鏻盐离子液体萃取Au(Ⅲ)的新体系,在最佳优化条件下,Au(Ⅲ)萃取率均大于99.0%,热力学数据显示萃取反应均为放热反应,Au(Ⅲ)与Pd(II)、Pt(Ⅳ)、Rh(Ⅲ)、Fe3+、Cu2+、Co2+、Ni2+的分离系数(βAu/M)均大于2.4×102,0.02mol/L的酸性硫脲能很好的将Au(Ⅲ)从有机相反萃下来。等摩尔连续变换法、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研究表明,三种季鏻盐离子液体萃取Au(Ⅲ)均为离子交换机理。Au(III)的饱和萃取容量TTPB>TTPD>TTPHP。实验结果表明:在盐酸介质中,1-(氯-1-吡咯烷基亚甲基)吡咯烷鎓六氟磷酸盐(PyCIU)能定量地萃取Au(Ⅲ),最佳萃取参数:水相中Au(III)的浓度为0.1g/L,有机相中PyCIU浓度为3.6 mmol/L,相比O/A=1,盐酸介质浓度,0.1 mol/L,萃取平衡时间t=10min,在最优萃取条件下Au(Ⅲ)萃取率大于99.0%,0.02mol/L的酸性硫脲能很好的把Au(III)从有机相反萃下来,反萃率大于98.0%,PyCIU对Pt(Ⅳ)、Pd(II)、Rh(Ⅲ)、Ni2+、Co2+、Fe3+、Cu2+离子的分离系数(βAu/M)均大于6.2×102。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推测PyCIU萃取Au(Ⅲ)为配位和离子交换混合机理。合成了1-乙烯基-3-(2-戊基)咪唑溴盐、1-乙烯基-3-(3-甲基丁基)咪唑溴盐两种新型咪唑类离子液体,并采用IR、NMR和HRMS对结构进行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