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建模素养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增强人才竞争力的素养之一。数学教师对数学建模的内涵及其教育价值的理解,数学教师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观念均会影响数学建模教学的开展与效果。本研究探讨数学师范生的建模观(对数学建模的看法和认识),从而对师范生的建模素养的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建议。本文确定了三个研究问题:(1)师范生对数学模型以及数学建模的态度和认识如何?(2)师范生怎样看待数学建模的教育价值?以及(3)针对是否有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经历的男、女生等不同群体,他们的建模观的差异性如何?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录音等方法收集数据,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从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过程、数学建模教育三个维度对数学师范生的建模观进行探究,并讨论了年级、性别、专业成绩、建模竞赛经历等因素对建模观的影响。通过对参加了建模竞赛培训的师范生进行访谈,阐述了参加建模竞赛及相关培训对建模观的影响、对个人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师范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模糊不清;师范生对数学建模过程的整体理解是正确的,但仍然有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数学建模解决的是实际问题,而且更多的是非数学领域的问题;没有意识到模型的解需通过现实检验才能推广使用。(2)师范生普遍认同数学建模的教育价值,并且倾向于认为数学建模在帮助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理解上比对人文科学更有帮助。(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师范生对数学建模的观念并无显著性差异,而参加过建模竞赛的学生的建模观问卷得分要显著高于没有参赛经历的,专业成绩位于前30%的学生的得分也要显著高于其余的学生。在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后,师范生的一些错误的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纠正。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讨论,结合对问卷和访谈的数据的分析,文末提出了对加强师范生的建模素养的培养的两点建议:(a)将数学建模纳入教师教育课程,重点让师范生自己“做”建模;(b)倡导师范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