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米藻红蛋白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仙米以其资源稀少、营养价值丰富,独特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而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葛仙米作为一种食药同源的传统食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对其主要活性成分的研究很少。近年来,仅少数人对其生理和基本的生化组成进行了研究。为探讨葛仙米中的生物活性成分,该文以野生葛仙米藻红蛋白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研究葛仙米藻红蛋白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大分子研究的最新技术和现代分离、分析手段,尝试揭示葛仙米藻红蛋白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及二者间的关系。其主要结果如下: 1.葛仙米的生态条件及分布规律与生化组成研究以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野生葛仙米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条件及分布规律与生化组成作了较系统的分析。测定了其水分、蛋白质、脂肪、多糖、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矿物元素的含量。 2.葛仙米藻红蛋白的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以脱脂葛仙米为原料,采用盐溶和盐析的方法,首次从葛仙米中制备出清蛋白、球蛋白和盐溶蛋白,并确定了适合葛仙米藻胆蛋白提取制备的最佳工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缓冲液pH值为7.3、浸提时间4.3h、盐浓度0.21mol/L,葛仙米藻胆蛋白最大得率为7.13%。 利用DEAE-Cellulose52离子交换层析,采用步进式洗脱模式成功地将葛仙米盐G-25凝胶色谱,进一步纯化葛仙米藻红蛋白,得到均一的藻红蛋白。柱层析法、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电泳法鉴定其为具有色谱纯和电泳纯的样品。 3.葛仙米藻胆蛋白稳定性研究研究了温度、pH、光强、酒精浓度、中性盐浓度和蔗糖浓度等因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葛仙米藻胆蛋白在自然光照下,温度为40℃以下,pH为5~8,酒精浓度小于40y,低浓度中性盐和低浓度蔗糖溶液能保持较好地稳定性。 4.葛仙米藻红蛋白部分分子构象的表征采用SDS-PAGE和常规PAGE电泳,FTIR、CD、AFM和DSC等分析技术,测定了葛仙米藻红蛋白的分子量和结构及变性温度。SDS-PAGE结果表明,其分子量为51.808kd;FTIR和CD分析结果显示,藻红蛋白主要以a-螺旋结构为主,β-折叠结构含量较少:通过AFM观察,藻红蛋白主要以颗粒状不均匀分布或棒状形式分布:DSC结果表明,藻红蛋白的变性温度为56.1℃。 5.葛仙米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微弱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葛仙米藻红蛋白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为:粗提物>藻红蛋白>藻蓝蛋白;葛仙米藻红蛋白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为:H202自由基的清除率>·OH自由基的清除率>02自由基的清除率。
其他文献
近年来MEMS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微米甚至是纳米尺度的液滴/液膜流动在流体机械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研究尺度减小,外加电场作用、基底表面性质以及界面电荷密度引起的表面张
材料在加工、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力和热的作用,从而在材料内部或表面产生裂隙,为避免裂隙发展影响材料的使用和寿命,需要进行修复。在许多场合人工修复成本太高甚至无法进行,需
管壳式换热器加装内插物元件是强化传热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管内强化传热技术——螺旋叶片插入物,它能够起到在线自动防垢、除垢和强化传热的双重作用。   本
以新疆红提葡萄、天津奥古斯特葡萄、维多利亚葡萄和力扎马特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四种葡萄低温和常温下的SO2急性伤害阈值和慢性伤害阈值,四种葡萄贮藏保鲜最佳SO2熏蒸浓度和熏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脂肪酸,且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牛乳虽然被誉为全价营养食品,但其中饱和脂肪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特别是ω-3多
随着我国燃料结构的变化,气体燃料,如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LPG)和天然气等已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燃料的主体,同时气体火灾呈上升趋势。众多气体火灾当中,液化石油气火灾很具代表性,
本论文从浓缩苹果汁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与后混浊有关的蛋白质,然后研究其性质,建立模拟体系研究其与果汁后混浊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采用DEAE-SepharoseFastFlow离子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