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土地财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从而获得巨大收益的行为。多年以来,出于发展地方经济、增强财政实力、提高地方GDP以及获得个人政治升迁机会等考虑,地方政府想方设法通过出卖土地获取土地出让金及其他相关收入。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已超过其财政总收入的一半,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然而,愈演愈烈的土地财政现象导致和加剧了诸如强行拆迁、房价上涨、腐败滋生、征地纠纷、群体性事件增多等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这不仅直接危及到土地的合理、持续利用,更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使得中央的土地调控实效大打折扣。因此,如何破解目前土地财政下地方与中央政府的行为博弈困境,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在对我国现行土地财政状况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利用博弈理论,深刻剖析了地方与中央政府的财政关系、土地财政下二者的利益冲突、利益博弈特别是在土地调控上的博弈行为,进而探讨了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其主要是:现行财税制度不完善、土地管理有缺陷、法律法规不健全,土地执法不够严、考评机制不科学,监督问责不到位等。鉴于此,本文尝试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地方与中央政府土地调控博弈模型,并提出了破解土地调控博弈困局的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即改革财税体制,统一财权事权;健全预算管理,完善转移支付;规范融资渠道,创新土地管理;界定“公共利益”,约束征地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坚持依法治地;严格依法行政,提升执法效力;强化土地监督,落实问责机制。唯如此,才能走出当前土地调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