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探讨了逆向设计对高中英语非谓语动词教学的影响。逆向设计是一种先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明确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它强调以清晰的学习目标为起点,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指向促进目标的达成。在过去十八年,国内外学者就逆向设计对各学科习得的影响进行了诸多研究,而对于英语语法的习得影响并未引起重视。本文基于Wiggins和McTighe的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教学设计理论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逆向设计对高中生英语非谓语动词习得有何影响?2)逆向设计对高中生习得非谓语动词的动机有何影响?来自湖南省某普通高中三个平行班的学生作为受试参加了为期13周的教学实验。其中,125班为实验班,122和123班为对照班。在教学实验前,三个班的学生参加了英语测试,以便考察受试对非谓语动词的习得程度。教学实验中,来自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受试分别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即在逆向设计或传统教学设计条件下,进行目标语法结构学习。本文以语法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采用信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均由SPSS 21.0进行科学分析。最终研究结论如下:1)逆向设计对提升学生的语法理解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语法成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运用逆向设计进行语法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语法规则而且能使他们对相关语法项目达到深度的理解,继而学生能将知识点灵活运用于日常交际,写作和句子篇章分析中。2)笔者通过对比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在为期13周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班的学生学习动机普遍增强。其中,内在目标定向的提高并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在目标定向和任务价值显著提高;测验焦虑的降低达到显著水平。基于逆向设计的教学能提高高中生习得非谓语动词的动机。此外,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动机与非谓语动词习得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对于以往的研究成果而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将逆向设计应用于高中英语非谓语动词教学,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验证研究成果。但是本研究所搜集的语料主要来源于高二学生,样本量较小,且绝大多数受试者英语水平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因此本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今后将通过优化样本结构、扩大受试者数量、从而扩大逆向教学设计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