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仁用杏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树种,许多地区建成了规模化生产基地。但由于仁用杏开花早,开花坐果期晚霜危害严重,每年因花果期冻害而造成的产量损失在30%~40%左右,严重制约了仁用杏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本研究以目前生产上主栽的龙王帽、优一和白玉扁三个仁用杏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开花坐果过程中生殖器官的内源激素动态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并探讨了外源ABA对开花坐果期抗寒性的影响,取得了如下结果:(1)首次建立了同时快速测定仁用杏生殖器官中8种内源激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筛选出了最佳的分离条件。即:以甲醇和0.075%冰乙酸水溶液(体积比45:55)为流动相,流速0.7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以恒流洗脱方式在30min内能够使腺素、玉米素、赤霉素、生长素、6-苄氨基嘌呤、秋水仙素、脱落酸和吲哚-3-丁酸等8种植物激素达到基线分离。各激素含量的加标回收率在95.41%~103.48%之间,重现性好,各项指标能满足检测要求。(2)在仁用杏从休眠到开花坐果过程中,生殖器官中的ABA总体呈现“M”字形变化;GA3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字形变化趋势;在休眠期IAA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之后开始下降,在开花期又有所升高,到末花期IAA含量降到较低水平;从休眠期至花芽膨大期,6-BA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从显蕾期开始含量急剧增加,至始花期之后又逐渐下降。(3)ZT在休眠期保持高水平,随后一直呈现下降趋势;IBA的含量在仁用杏花芽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总体变化趋势与IAA相似;腺素与ZT含量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秋水仙素从休眠期至花芽膨大期含量一直很低,但从显蕾期开始急剧上升,至始花期达到最大峰值,之后又快速下降。(4)仁用杏开花坐果期正处于抗寒性的脱锻炼时期,抗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逐渐下降趋势。内源ABA、GA3、IAA、ZT、IBA含量变化与自然温度下的抗寒性呈正相关,而内源6-BA、腺素、秋水仙素含量变化与自然温度下的抗寒性相关不密切。(5)外源喷施ABA能诱导内源ABA的增加,抑制GA3的形成,使ABA/GA3值增大,SOD和POD酶的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增加,MDA含量降低,导致质膜透性减小,膜结构的完整性得到保护,使电解质渗出率减小、半致死温度降低,从而提高仁用杏抗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