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务派遣作为有别于传统用工形式的新用工模式,目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因劳务派遣自身的灵活性和能为企业用工带来多元化选择,所以备受各企业青睐。我国立法在《劳动合同法》中首次规定了这一制度,确立了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地位,随着立法不断完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完善了劳务派遣制度,但由于大部分规定只停留在理论原则方面,因此在现实劳动力市场中,用人单位侵害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形屡见不鲜,这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更会影响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发展,甚者更会影响到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稳定。该文从保护我国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目的出发,首先对劳务派遣的定义及特征进行了概述、对劳务派遣中的同工同酬进行了简要说明、对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进行了简要辨析、以及简述了当前的立法现状,为下文的问题原因分析、立法完善建议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引入案例的方式,来分析出目前我国被派遣劳动者权益遭受侵害的主要原因,其主要为"假外包、真派遣"问题严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阻碍同工同酬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薪酬二元化体制严重阻碍我国同工同酬的实现、法律法规规定不具体导致同工不同酬泛滥、社会和经济体制下对同工同酬的轻视。最后针对上述的原因问题分析,借鉴其他企业对劳务派遣作出的具体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规定,得出保护我国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启示,并结合借鉴所得启示对我国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提出相关对策及完善立法建议,主要有完善"假外包,真派遣"识别和监管机制、实施薪酬二元化体制监管机制、单位内部实施薪酬待遇透明化、使劳动派遣中同工同酬具体化、强化被派遣劳动者自身法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