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W复合材料及其密度梯度材料的制备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l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阻抗梯度材料是波阻抗值沿厚度方向呈梯度变化的新型功能梯度材料,对靶具有准等熵压缩特性,在动高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本文选择Al—W作为研究体系,采用真空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出Al—W复合材料及其密度梯度材料。系统研究了Al—W复合材料的低温致密化及其致密化机理,详细测试了Al—W复合材料的声学、力学性能。并对Al—W密度梯度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Al—W复合材料的XRD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低于550℃时,Al—W复合材料中仅存在Al、W两种物相,未发现其他物相;烧结温度超过560℃时,复合材料存在Al、W以及金属间化合物Al5W、Al12W。随着烧结温度和烧结压力的升高,Al—W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明显提高。在550℃—300MPa-120min的烧结制度下,含0~92wt.%W的Al—W复合材料均可烧结致密,其致密度均超过98.5%。 分析认为,Al—W复合材料的低温致密化主要是依靠Al的烧结实现。烧结前期主要是Al、W颗粒间的相对滑动、Al颗粒的破碎和塑性变形,此过程速度很快。烧结中期,Al发生塑性变形与塑性流动,填充了颗粒间的孔隙,致密度大幅提高。烧结后期,Al元素向W晶格中微量扩散,此过程比较缓慢,致密度略有提高。 含0~92wt.%W的Al—W复合材料的体积声速变化范围为3.34~5.28km·s-1,波阻抗值的变化范围为14.13~43.97×106kg·m—2·s-1,变化趋势与理论预测结果相符。随着W含量的增加,Al—W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从45GPa增加到110GPa,抗弯强度从265MPa增加到530MPa。 在工艺条件550℃—300MPa-120min下,热压烧结制备出了含七层过渡层的Al—W密度梯度材料。Al—W密度梯度材料整体致密,每层Al、W颗粒分布均匀,过渡层界面清晰,平行度好。Al和W含量呈明显的梯度分布。过渡层密度、厚度测量值与ρ(x)=2.702+0.661x2,的设计结果相符。Al—W密度梯度材料密度范围为2.70~8.65g·cm—3,波阻抗值范围为14.13~29.78×106kg·m—2·s-1。
其他文献
莫来石纳米材料较普通莫来石具有更好的可加工性能、力学性能、低热膨胀性能和热稳定性能。根据高岭土原料的资源特性,特别是物质组成特性,以合适的技术方法与工艺流程进行预处
首先在了解湿法纺丝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醋酸乙烯酯(VAc)为第二单体的聚丙烯腈(PAN)湿法纺丝工艺进行研究,讨论了凝固浴浓度、凝固浴温度、喷丝头拉伸、拉伸等对纤维结构与性能的
学位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压电陶瓷在电场作用下由于发热而造成能量损失,产生介电损耗。介电损耗包括电导损耗、结构损耗及松弛质点的极化损耗等。较高的介电损耗会使压电元件在工作时有很大部分的电能
龙景湖是在原有河道基础上闸坝新建成的深水湖泊,论文依据沉积物形成时间和水位深度的不同,将龙景湖沉积物划分为三类:“原河道沉积物”、“新淹没底部沉积物”和“新淹没边坡沉积物”,在此基础上,结合龙景湖水文、污染状况,最终将龙景湖沉积物分为6个区域15个区块,6个区域为赵家溪汇水区(ZJ)、卧龙石库湾(WL)、北方园林库湾(BF)、西部和江南园林库湾(XJ)、龙景沟汇水区(LG)、龙景湖主水体区(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