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化,也是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但由于不同语言结构、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翻译中损失是不可避免的。翻译损失是指翻译过程中信息、文化因素、意义、语用功能、审美形式及其功能的丧失。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弥补损失,译者会采取不同的、恰当的补偿手段。《史记》是一部中国古典著作,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史记》的英译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在翻译《史记》的过程中,文化术语的翻译常常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译本的翻译质量往往取决于文化术语翻译的成败。本文根据《中国古代法学词典》和《中国古代生活词典》的分类方式将《史记》中的法律术语分为五类,即法律条令、犯罪刑罚、司法审判、相关称谓以及监狱术语。然后在在翻译补偿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两位英译者华兹生和倪豪士在英译《史记》法律术语时,如何运用补偿手段来弥补翻译损失。最后得出,译者通常采用注释、具体化、概略化、意译、增译等补偿策略来弥补意义损失和文化损失,其中最常使用的策略是意译;翻译补偿在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