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内生真菌次生代谢物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豫南地区茶园的茶树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在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过程中,采用不同培养基对各季节茶树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共得到内生真菌9科16属27种,其中刺盘孢菌属(Colletotrichum)、大茎点霉属(Macrophom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等3属内生真菌在各个季节中均有分布且分离率都较高,为茶树优势内生真菌。研究表明,季节不同,茶树内生真菌种数明显不同,表现为春季最多,夏季最少,且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内生真菌种数依次呈递增趋势。运用不同方法和手段对
其他文献
甜菜是我国糖料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在育种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培育出高产、高糖、高品质的新品种甜菜。在甜菜的生产中病虫害较多,从而影响到甜菜的质量和品质。为了使植物生长性状得到改变,基因工程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由于基因工程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等优点,所以,基因工程在植物新品种选育中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由于建立甜菜植株再生体系比较困难,较低的遗传转化效率,具有较差的重复性。因此,甜菜植株再生体系
学位
Mutator(Mu)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活性最高,诱变能力最强的一类植物转座子。Mu偏好插入玉米基因组的基因富含区以及低拷贝序列区,是突变体创制和基因克隆的有效工具。研究控制玉米籽粒大小和发育的基因,不仅在科学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Mutator活性系作父本,B73作母本,杂交得到F1。F1进行自交,创建了包含大量突变位点的F2群体。在5700余株F2群体中,获得了7
学位
以尖叶胡枝子(Lespedeza hedysaroides (Pall.) Kitag.)的3个不同类型为材料,从形态、生化、细胞和分子4个标记水平研究其遗传多样性,主要结果如下:1.3个不同类型尖叶胡枝子具有丰富的表型多样性,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水平的指标包括株高、基部茎粗、叶片、种子、粗枝重和中枝重等19个性状;相关分析中呈正相关关系的有14对性状,呈负相关关系的有16对性状;第一主成分主要指标按
学位
华北蓝盆花是川续断科(Dipsacaceae)蓝盆花属(Scabiosa)植物,具有较好的抗炎、解热、抗氧化等作用,是重要的蒙药药材之一。本论文以华北蓝盆花无菌苗的叶片和叶柄作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浓度的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的诱导效应,建立起了华北蓝盆花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对野生植株、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野生植株、愈伤组
学位
玉米籽粒田间灌浆速率以及生理成熟后脱水速率,对我国北方玉米的产量、品质及储藏加工有显著影响。研究我国玉米单交种和亲本自交系的灌浆和脱水速率变化规律,对选育灌浆速率快,成熟后脱水快的单交种十分必要,对玉米的品质改良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我国不同年代具有代表性的20个玉米单交种及其32份亲本自交系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系统地研究了玉米籽粒干物质重、含水量、灌浆和脱水速率的变化规律,籽粒品质成分同灌浆
学位
冰草6P上含有很多可用于小麦改良的优异基因。因此小麦-冰草6P易位系的鉴定、遗传效应分析以及冰草6P特异分子标记的开发对于冰草6P的遗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SM2-244是一株表现多花多粒的材料,由Luan鉴定为大小片段相互易位,是由藁城8901与普通小麦-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2n=4x=28, PPPP)6P附加系4844-12杂交获得的种子进行电离辐
学位
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影响其正常的生长,降低产量和质量,其中盐胁迫是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之一。许多植物抗盐胁迫研究发现,植物抵御盐胁迫主要有三个途径:解除过氧化毒害途径、维持细胞离子和渗透平衡途径、调控植物生长。转录因子广泛的参与了各种抗盐胁迫途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各种激素及其其他蛋白互作共同调控植物对盐胁迫的抵御。ERF转录因子是一种广泛参与植物抗生物胁迫和
学位
文章利用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02份陆地棉材料和85份海岛棉光子材料分别与陆地棉遗传标准系TM-1和海岛棉品种新海13号杂交,得到陆地棉和海岛棉两个F1群体,同时从陆地棉F1群体中随机选取呈隐性性状的材料“库光子”、“SA65”和“陆无絮”后代,配制3个F2分离群体,用于进一步研究陆地棉和海岛棉光子性状遗传特征。结果表明:1)同一材料种植于不同生态区,其种子短绒量存在明显差异,种植于新疆和海南时
学位
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省份,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黎族作为海南省的世居民族,旱稻(黎族称之为“山栏稻”)是他们早期以轮休式的“砍山栏”方式种植的适应性很强的粮食作物,具有特殊的种质特征和突出的农艺优点,是黎族人民宝贵的遗传资源。然而随着“砍山栏”生产方式的消失,“山栏稻”面临着生存的威胁。所以,通过研究黎族山栏稻的基因多样性,来探索山栏稻的起源以及黎族传统知识对山栏稻多样性的影响,对黎族山栏稻资源的合
学位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在真核生物和DNA病毒中发现的长为21-24nt、非编码、内源性的单链小分子RNA,在基因表达中通过对靶mRNA的翻译抑制或降解,发挥转录后水平的负调控作用。作为基因表达调控分子,miRNAs参与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等器官的形态建成;此外,miRNAs在信号转导、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已知植物的miRNAs和前体的二级结构特征,在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