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CO/Bi-2212超导异质结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约瑟夫森效应的高温超导异质结在量子干涉器、太赫兹源及检测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高温超导异质结的制备存在中间过渡层厚度难以达到要求、重复性低、制备过程中结合的刻蚀法对薄膜性能有损伤等问题。因此,研究一种对超导约瑟夫森结性能无损且使中间层厚度达到要求的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采用感光sol-gel法制备YBa2Cu3O7-δ/Bi2Sr2Ca1Cu2O8-δ(YBCO/Bi-2212)超导异质结,以 YBCO 与 Bi-2212 两者晶格之间产生的应变层代替中间层以实现约瑟夫森效应,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1)以BzAcH(苯甲酰丙酮)作为螯合剂研究了 Bi-2212溶胶的感光性能,与丙烯酸作为螯合剂相比,溶胶的感光性能提高了 23%,使微细图形的质量提高,对Bi-2212微细图形进行热处理,获得了超导转变温度Tc为85 K的Bi-2212微细图形。(2)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制备了 YBCO/Bi-2212超导异质结,对其性能进行研究,当上下层热处理温度分别为830℃、800℃时,YBCO/Bi-2212超导异质结性能良好,通过对YBCO/Bi-2212超导异质结的不同位置进行测试,可得到晶界结、台阶结、YBCO/应变层/YBCO结,三种不同类型的约瑟夫森结。(3)制备了不同结面积的YBCO/Bi-2212超导异质结,结面积影响三种类型约瑟夫森结的I-V特征曲线。对于 结YBCO/Bi-2212超导异质结形成的界面与台阶结,发现结面积为100*100μm2时,I-V特征曲线为具有回滞现象的约瑟夫森特征曲线,当结面积减小至 100*10μm2、10*100 μm2、10*10 μm2时,不具有约瑟夫森效应。对于 YBCO/Bi-2212超导异质结形成的YBCO/应变层/YBCO结,当结面积为100*100μm2时,具有约瑟夫森效应,当结面积为100*10μm2、10*100 时,I-V特性曲线变现为SIS隧道特征,当结面积为10*10 μm2时,I-V特征曲线表现为SNS临近效应特征。
其他文献
二维半导体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不同比例铬(Cr)原子替位石墨烯结构二维SiC中Si和C原子的材料体系,研究了不同比例Cr替位Si和C原子对二维碳化硅材料体系的电子结构、磁性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同时计算和分析了 Cr原子和Al原子以不同方式替位二维SiC中的Si和C原子对材料体系性质的影响。所得的结论如下:1、在Cr替位材料体系中,Cr替
大气温度是研究大气科学的关键参数,它对于研究大气状态、气象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可为预测全球变暖、城市热岛效应提供重要参考。作为一种主动遥感手段,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并且易实现白天探测的特点,通过利用超窄带滤波器提取信号实现大气物理量的精细探测,己逐渐成为大气温度探测的重要方法之一。针对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在反演大气温度的变化量时需要校正程序并且未考虑布里渊散射影响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
ZnTe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质,在蓝绿光器件、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不同浓度A1和Sb掺杂对ZnTe光电性能的影响,分别得到了导电类型为n型和p型的ZnTe材料,通过掺杂调控ZnTe材料的带隙及光吸收强度改善其光电性能,对于制作更高效的ZnTe基p-n结及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背接触层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研究内容如下:1.计算了本征及不同浓度A1掺杂ZnTe的电学性质。
云天大气温湿度廓线的获取对于分析气候变化及指导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具有极大的意义。目前常用的进行大气温湿度廓线连续观测的地基仪器有微波辐射计和拉曼激光雷达。而微波辐射计在云天具有反演精度低、分辨率不足等问题,拉曼激光雷达在云天具有信号衰减大、探测高度有限等限制。为弥补上述观测手段的限制与不足,发挥不同仪器的优势,获得云天条件下的高精度大气温湿度廓线,本文进行了拉曼激光雷达与微波辐射计数据的高精度反演与
细菌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细菌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成因将有助于我们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功能调控。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流,是西北和华北地区最重要的水源地,具有独特的淡水河流生态系统,在这种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其细菌群落的生物地理分布及其驱动因素可能有其特殊性。然而,目前关于黄河干流全流域开展的相关研究较少,仅部分河段或区域有
轴向运动圆柱壳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一般材料无法适用于该领域的高温工作环境,功能梯度材料凭借其优良的热机性能克服了一般材料不耐高温的缺点,成为了该领域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运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分析变速轴向运动功能梯度圆柱壳的动力学特性。主要工作如下:1.功能梯度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分析。运用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了功能梯度圆柱壳单元,得到圆柱壳中面上任一点的绝对位置矢径的表达式,并用其表示出应变和曲率
脆性破坏时裂纹扩展路径对构件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在含有缺陷的构件中,裂尖与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这使得以裂尖应力场来确定裂纹扩展路径变得很困难。本论文基于相场断裂方法,针对两种典型的脆性断裂,脆性材料的破坏和铁素体钢的准解理破坏,研究了方孔对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首先,针对Ⅰ-Ⅱ复合型断裂问题,给出了裂纹扩展过程中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及临界应变能密度因子与裂纹扩展方向之间的关系,为研
随着对各类水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相关的人的活动和水上工程的建设都越来越和冰息息相关。冰的形成和破坏对人身安全和工程的安全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冰的破坏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另外,由于冰对地理环境条件非常敏感,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冰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有很大差异,对冰断裂的研究尚未形成普适的理论和结论。本文将对淡水冰的断裂韧度和破坏形式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第一部分:详细阐述了人造淡水冰制备过程。
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蜂窝状六边形周期性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同时赋予其极高的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在传感器、复合材料、太阳能电池、晶体管等多个领域都有潜在应用。而在研究石墨烯的过程中,由发面性质引起的团聚问题,极大地限制了石墨烯优异性能的发挥,为此本课题将金属负载在石墨烯表面以防止石墨烯团聚,希望获得综合金属和石墨烯两者优异性能的复合粉体,同时用第.性原理模
常微分方程反问题广泛存在于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科学、工程和其它许多领域,有关它的求解一直是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常微分方程领域存在的反问题为主要研究背景,以优化理论的思想方法为研究基础,从普遍意义出发,对常微分方程的一类反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重点研究常微分方程反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给出了改进的Gauss-Newton法和Levenberg-Marquardt法、最佳摄动量算法、变分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