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石酸美托洛尔脉冲微丸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85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间生物学以及时辰药理学研究的进展,发现许多疾病的发作都呈现出昼夜节律变化。这就向药物制剂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药物的释放应能符合疾病发作的节律性,通过按需给药达到最佳疗效。而心绞痛正是一种典型具有昼夜节律性的心血管疾病,其发作频率最高时段是清晨6:00到10:00,因此需要进行时辰治疗。本文根据心绞痛发作时辰规律以酒石酸美托洛尔(Metoprolol Tartrate,MT)为模型药物开发制备一种新型定时脉冲给药系统。适于晚上临睡服用,间隔“时滞”后于次日凌晨释放出药物。本文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用于MT脉冲制剂含量和释放度的测定。采用高效率MINI-Glatt流化床包衣机制备脉冲微丸,微丸结构由里至外为:空白丸芯、含药层、碱性层以及迟滞层,其中丸芯为微晶纤维素丸芯,碱性层中的碱性辅料为碳酸氢钠,迟滞层中主要成份为Eudragit?S100与EC。处方因素考察结果认为迟滞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外层迟滞层的厚度与组成。突释时间又由丸芯、碱性层、迟滞层的性质共同决定,最后获得合理衣膜增重与组成达到预定释放要求,迟滞时间3 ~ 5小时后在1 ~ 3小时内累积释放率达90%及以上。同时释放条件主要考察了溶出介质pH值以及转篮转速,结果表明释放条件对本脉冲微丸的体外释放影响不大。本品体外释放效果理想,同时工艺简单成熟,易实现工业化生产。本文还采用多种数学模型对MT脉冲微丸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拟合与比较,得到最佳拟合模型Logistic。经过对Logistic模型的进一步推导,得到释放关键点: t1 =– ( ln c2 + 1.317) / c3和t2 = (1.317– ln c2) / c3,并根据释放的影响因素预测MT脉冲微丸制剂释放的整个过程:迟释期(0 ~ t1)、速释期(t1 ~ t2)以及减速释放期(t2 ~∞)。结果对于了解本制剂的具体释放机理具有参考意义。同时也指出三个阶段与处方包衣厚度之间的关系,提示可根据不同的患者的不同情况调整处方得到合适释放行为的脉冲制剂。
其他文献
在地形测量工作中,利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测绘技术的优势,可以使得测量的结果更加精准。基于此,分析了地形测绘自动化技术,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
通过选用不同的乳化剂,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乳液聚合聚乙撑二氧噻吩,并通过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证明了产物的分子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产物的微光形貌特征,四探针法测量产物
以能源消费的绿色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利用能源消费的边际效益均衡原理、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建立可再生能源优化配置模型,分为区域间优化配置和用户间优化配置两个层次
介绍了一种基于CO2接受体气化法的生物质无氧气化制氢系统。采用热力学平衡模型,研究了以玉米秸这一典型生物质为原料时系统压力、温度、[H2O]/[C]比、[Ca]/[C]比对制氢过程
利用建鲤实测体长和体重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体长-体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建鲤体长和体重之间呈曲线相关关系,其相关公式为:W=0.011L3.077(相关系数R=0.992 1),其
结合上海东方体育中心泳池水处理设计特点,对该项目泳池水处理的核心技术即过滤介质硅藻土与石英砂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并强调泳池水处理设计在节水节能和节地等方面的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模拟计算以及实验验证对非均相间歇萃取精馏分离甲醇-丙烯腈共沸物系过程进行了详细地研究。本文通过定性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选择出水作为分离
目的研究总丹酚酸抗脑缺血与脑血栓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观察总丹酚酸对脑缺血的影响;采用在体动静脉血栓法,观察总丹酚酸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并取血测PGI2,TXA2及内皮素
在水介质中,以过硫酸钾(KPS)引发丙烯酸乙酯(EA)和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上的乳液接枝共聚合,反应经历了分散、成核、增长及聚合后
在教育中,学生的心理教育越来越重要,将心理教育加入到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当中已经是指日可待了。小学班主任要学好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目前一大问题。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