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自由”视域下中国新闻法律、法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封建大一统的儒家意识形态,对民间言论的禁锢极其苛酷。从1815年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到1908年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新闻法颁布,中国用了近百年的时间。1898年,光绪帝发布上谕,宣布开放报禁,准许报纸自由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他还特别强调了赋予报刊自由报道新闻和发表评论的权利。以此为起点,中国开始了新闻立法的伟大尝试。其中,1908年3月颁布的《大清报律》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一部新闻法。《大清报律》以后出台的各种各样新闻法律、法规,都没有超出《大清报律》所呈现的自由程度。本文以1898年光绪帝发布开放报禁的上谕为起点,选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法律、法规,以表达自由,出版自由,传递自由,采访自由四个方面为衡量标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报律颁布前统治阶级对言论出版自由的态度;报律对报刊创办资格的规定;报律对报刊管理制度的规定;报律对报刊呈查制度的规定;报律对报刊禁载事项的规定;报律对报刊惩戒措施的规定。旨在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作为中国第一部新闻法,《大清报律》为什么会出现在具有悠久而连贯专制传统的清朝?它的制定经历了哪些立法程序,它从日本1883年《新闻纸条例》中借鉴了哪些内容?对比一下戊戌变法时设想的报律内容和1908年颁布的《大清报律》,与前者相比,《大清报律》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为什么说《大清报律》属于现代新闻法的范畴,它的现代性与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将《大清报律》与其它各个历史时期颁行的新闻法律、法规进行比较研究,它的自由与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大清报律》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自由程度最高的一部新闻法,那么它的经验是否也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国?学术界目前对《大清报律》所体现的“新闻自由”的研究,框架不够清晰,甚至有的研究成果中存在有较浓的历史偏见,有失客观。因此本文对这一选题的研究便有着还原历史公正、客观的突破意义。我们应当看到,《大清报律》虽然诞生于专制集权统治下的清王朝,但它已改变援用专制旧律来管理近代报刊的传统做法,对近代新闻事业做到有法可依,并且事实上承认人民的新闻自由权利,这所体现的进步意义是值得关注的。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来总结近现代以来新闻立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当前没有一部正式的新闻法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历史信息,以期帮助中国尽快建立起以保障新闻自由为根本目的的新闻法。
其他文献
互联网创新创业是当下中国创新驱动的重要内容,职业院校必须打造特色鲜明的双创型电商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输送优秀人才。本文分析了双创导向下职业院校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
近年来在美国崛起的盈利性高等教育机构具有悠久漫长的历史。考察其发端、发展的过程,也许会使我们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史有一个新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的盈利性教
为更好的适应《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现有中学生物实验室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造和重新布局。在此过程中,除了要执行现有的实验室建设标准、规范和规定外,还应符
<正>清末著名诗人、梅州人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己亥杂诗》中写道:"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黄遵宪以其客家人的身份、用诗的语
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平等、尊重、助人自助、服务理念,吸收学校社会工作先进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可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拓展高校教育平台,弥补传
衍射光学元件作为微光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光学工程领域的前沿课题。其所具有的任意位相分布、独特色散特性以及温度特性,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折/衍混合式成像光学系统
目的仔细探究奥氮平、氟哌啶醇治疗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急性期症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自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取的60例因为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
为了科学的评价、保护和利用中国特有鹿种资源,本试验利用微卫星DNA标记技术,从鹿的近缘物种——牛的微卫星位点中筛选20对引物,对西北4个中国特有鹿种,即甘肃马鹿、阿拉善马
天线,在任何无线电系统组成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组件。简单地说,天线是一种导行波与自由空间波之间的转换器件或换能器,完成空间波和传输线导行波之间的相互转换。天线的基本功
论文借助技术理论化理论,运用历史文献学与技术经济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明清景德镇制瓷技术理论化的研究框架,着重阐述景德镇制瓷技术文本形成、文本内容及文本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