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铝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虽非高毒性金属,但大量蓄积可产生毒性作用。国内外许多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表明,铝最易致神经元损伤,引起智力和认知能力下降等学习和记忆方面的缺欠。目前动物实验已证实,铝暴露可致大鼠痴呆,其不仅表现为学习记忆的行为障碍,而且其形态学改变与AD病理过程相似。 海马是学习和记忆的关键脑区,海马长时程增强(LTP)是NMDA受体依赖性突触传递效能的持续性增强,是公认的脑学习记忆功能在突触水平的研究模型和细胞基础,其诱导和维持有赖于复杂的突触前、后机制。因而研究铝暴露对LTP及其突触机制的影响可从突触及信号转导和蛋白分子水平阐明铝损害脑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 研究表明,铝在发育期的毒性作用可能最为关键。因此,建立起相应的动物模型,观察发育期铝暴露对大鼠行为学、海马齿状回CA1区LTP以及海马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PKC活性的影响,对于全面了解铝的神经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通过对刚断乳大鼠进行亚慢性铝暴露来观察铝对大鼠行为学、海马齿状回CA1区LTP以及海马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PKC活性的影响,以明确铝对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为阐明铝的神经毒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资料。 材料与方法 1.动物分组及染毒: 断乳16天Wistar大鼠54只,体重50-60g,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驯化1w后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8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