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O稳定化纳米Fe对水体中Cr(Ⅵ)的去除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ang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零价铁及纳米级零价铁(Fe0)还原去除六价铬(Cr(VI))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但纳米级零价铁易于相互碰撞凝结聚合成大颗粒而导致比表面积减小,反应活性降低,如在纳米级零价铁制备中添加Fe3O4作为稳定剂,可以分散纳米铁,有效防止纳米铁的聚合,从而提高纳米级零价铁对水中Cr(VI)的还原去除效率。
   本文在零价铁中投加的Fe3O4,对混合物体系还原去除水体中的Cr(VI)进行了研究,通过ESEM等手段对所制备的Fe0/Fe3O4及Fe3O4稳定化态纳米级Fe0颗粒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
   Fe0/ Fe3O4混合物体系对Cr(VI)的去除具有协同作用。当磁铁矿颗粒大小相同时,铁屑颗粒越小,混合物对Cr(VI)的去除率越高。铁屑粒径为5-8目条件下,Fe3O4含量为80%时对Cr(VI)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17%,而铁屑粒径为20-40目条件下,Fe3O4含量为40%时对Cr(VI)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47.8%。
   纳米级Fe0还原去除Cr(VI)发生在铁的表面,Fe0颗粒的直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对反应越有利。加入Fe3O4后,在其磁性影响下,纳米级Fe0颗粒附着于Fe3O4表面,不易发生团聚;此外,Fe3O4有利于Cr(VI)与纳米级Fe0颗粒之间的电子转移,提高了反应效率。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磁铁矿与纳米铁的最适宜投加比例为Fe3O4:Fe0=40:1。
   影响Fe3O4-纳米级Fe0体系对Cr(VI)还原去除效果的因素有:磁铁矿投加量、初始pH值及反应温度。实验结果表明,Cr(VI)的去除效率随着磁铁矿投加量的增大、pH值及温度的降低而提高。
   Fe0还原Cr(VI)的反应机理为:Fe0发生电化学腐蚀产生H原子和Fe(II),和Cr(V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Cr(III)和Fe(III)在Fe0表面形成铬铁共沉淀物,阻碍了反应的进行。而加入Fe3O4后,在磁铁矿的磁性作用下,纳米级Fe0颗粒均匀地附着与Fe3O4表面,不再发生团聚现象,大大增加了纳米铁的表面积。除了能分散纳米铁防止其团聚外,Fe3O4起到了电子转移中介的作用,促进了电子从Fe0转移到Cr(VI),又能阻止ZVI表面高活性位点与周围的介质(溶解氧和水)反应,从而大大提高了反应的效率。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二氧化硫(SO2)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氮氧化物(NOx)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2008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321.2万吨,NOx排放量约为2000万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烟气中的SO2和NOx是环保领域急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与传统的分步脱硫脱硝技术相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以其开发技术简单、装置简单,运行成本低等特点成为烟气脱硫脱硝研究热点。本文研发一种脱硫脱硝催
学位
期刊
地面O3浓度增加及其引起的冬小麦叶片光合损伤和产量损失已引起各国的广泛重视,其中,非叶绿色器官的光合作用对冬小麦产量的贡献约10%~76%,研究其光合作用在臭氧胁迫下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开顶式气室(OTCs),设置了不通风的气室(5H)、活性碳过滤空气(CF)、环境空气(NF)、100nL·L-1O3(CF100)和150nL·L-1 O3(CF150)等不同O3浓度的胁迫环境
学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