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大跨度、大承载力的基础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地层土壤存在孔隙、土壤具有可压缩性、孔底存在沉渣等许多不可明确计算的因素,使桩的承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削弱,实际承载力与设计值有较大出入。为了减少土壤孔隙对桩基承载力削弱的影响,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英、美等发达国家开研究桩底后压浆施工工艺并取得了成功,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几十种成熟的施工工艺并制定了完善的设计方法和施工规范。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桩基础应用后压浆工艺来提高桩的承载力,其施工工艺及计算方法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但是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和明确的供设计采用的计算方法和规范。直到2000年底,建设部才通过了灌注桩后压浆加固的施工规范,但是还仅仅停留在行业规范的标准上,还不够完善和全面。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因素以及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提高单桩承载力的机理提出了设计计算的原则;通过中铁十一局高层住宅楼钻孔灌注桩低压力后压浆工程对6根桩的压浆对比试验及钻探揭露确定了低压力后压浆所适用设计理论和方法;确定了低压力后压浆的压浆压力、压浆量等参数;经过实验及经验总结确定了压浆材料的选取原则及方法,列出了低压力后压浆在不同土层适用的压浆材料。通过对以往压浆方案的分析,确定了压浆装置的改进方案;通过对施工实践的总结,提出了适用的施工工艺要求及验收要求,对目前的规范起到了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