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女性隐喻人际修辞研究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ade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隐喻是言说者利用女性的身份表达自己的观点的一种语言现象。其中,女性所处的人际关系映射言说者所处的人际关系,女性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的规约化行为要求,相应地隐喻自己或者听者所应采取的行为,即,交际意图。比如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廖仲安,李华,李景华,2007,p.522)就是运用女性隐喻的一个成功案例。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此例中女性隐喻对应的映射是新妇和朱庆馀自己,舅姑和主考官,夫婿和张籍,画眉好坏和朱庆馀才情怎样,画眉是否合乎公婆的心意和主考官是否会看中朱庆馀的才华,它亦是此女性隐喻的交际目的。由规约化了的婆媳关系可知,我们很容易理解新妇担心她会否得到舅姑的欢心,同理,朱庆馀在面对主考官时为自己能否被主考官看中而忐忑不安也很容易理解。朱庆馀利用这个隐喻,将自己和张籍的关系置于新婚夫妻的关系之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彼此的亲密度。规约化了的妻子对丈夫的依赖和顺从特点维护了对方的权威,满足了张籍的积极面子需求。这样一个女性隐喻展示了朱庆馀的才华和在人际交际上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交际意图。作为一种间接言语手段,女性隐喻是古汉语中实现礼貌,满足面子需求的重要方式。迄今为止,人们已经从修辞,文化,文学方面对其进行多学科研究,很少有人将女性隐喻中的性别因素作为言说者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态度进行动态的人际修辞研究,这种动态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变化之中。本文基于Leech (1983)的人际修辞(IR),主要涉及到礼貌原则(PP),反讽原则(IP)和调侃原则(BP),和Brown&Levinson(1978)的面子理论(FST),结合顾曰国(1992)和王建华(2001,2002)对汉语礼貌的研究,寻找女性隐喻的语用机制。本文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引言,介绍本文研究动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所用语料、分析方法和结构布局。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回顾相关女性隐喻研究,分析这些研究所存在的的不足之处,发现本文研究的目的。第三章是理论框架,介绍Leech(1983)的人际修辞理论,主要是礼貌原则,反讽原则和调侃原则,Brown&Levinson(1978)的面子理论以及顾曰国(1992)对汉语礼貌的研究和王建华(2001,2002)的语用距离研究,以及其研究女性隐喻的可行性。第四章是语料分析和讨论。首先描写为此项研究所搜集的286例女性隐喻现象,并通过女性所承担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进行分类,挖掘其映射的人际关系以及言外之意,即,在考虑到交际者所扮演的角色的社会规约性权利和义务的情况下,交际者应该要采取的行动。第五章为结语,总结全文内容,归纳本文的贡献和意义,即,女性隐喻的语用机制,主要是以下三点:1.言说者利用女性身上规约化了的优势如美貌,贤德等来隐喻言说者的才能和品质,表现自己的价值,迎合了对方的需要,既满足了对方的积极面子,又能表达想要被欣赏的意图。2.言说者利用女性身上规约化了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表面上看是在贬低自己,实际上是在间接表现自己的价值。积极的自我形象使一种潜在的威胁面子的行为满足了对方的积极面子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或者正相反,言说者利用女性未能履行某些规约性义务或者违背了某些规约性限制进行讽刺之事,尽量减低对对方面子威胁的程度。3.言说者利用女性隐喻拉大言说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表示礼貌,满足对方的积极面子需求,使双方的语用距离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可洽商的状态,更好地维护甚至提高双方的人际关系,达成交际目的。显然,本文同时对汉语礼貌和面子维护研究以及语用修辞研究做出了贡献。最后,指出本文的不足,为将来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惠栋的主要贡献在于恢复“汉易学”以及其对于古文献学的研究,而其对小学上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民国至今,对于惠栋及其学术成就作出评价抑或研究之人不乏,但真正
欠平衡钻水平井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和加拿大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钻井技术,具有单井产量高、钻速快、避免井下事故等优势,已在国内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该技术
本文将从融资的角度提出和讨论公司治理,特别是我国转轨经济下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资本市场的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公司治理结
为研究我国煤炭落后产能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常态化的煤炭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促进我国煤炭落后产能的平稳有序退出,从煤炭落后产能的界定及其形成过程出发,分析了我国煤炭落后产
我国的电视法制节目,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五”普法期间,20多年后的今天,法制节目像雨后春笋般覆盖了中国几乎所有的电视台。节目形态已从原来单一的演播室专家讲法,发展为现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养已成为广大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直接决定着国家强盛和民族的兴衰,如何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学校教育是基础。就中学阶段的教育
在我国历代的古籍中,音释资料都大量存在着,这也成为音韵学上研究古代语音的重要材料之一。而宋代作为汉语语音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宋音的研究也尤为重要。但是综观前人的研
汉越语疑问代词中使用得相当普遍、出现的频率高的“什么”和“gì”既有疑问功能,又有指代作用,历来都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们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
元语言否定的语用功能在之前的研究中是个热门的话题。很多学者在之前的研究中探讨了许多关于元语言否定语用方面的话题,只有少数研究是以认知语言学为出发点去分析元语言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