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双金属带锯条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冶金、造船、航天、食品、电子、国防、建筑等行业,具有高精、高效、节能、降耗四大优势。双金属带锯条的问世,被誉为当今“金属下料工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金属带锯条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冶金、造船、航天、食品、电子、国防、建筑等行业,具有高精、高效、节能、降耗四大优势。双金属带锯条的问世,被誉为当今“金属下料工艺的一场革命”。双金属带锯条在世界制造业内,已经形成了举足轻重的庞大的独立产业。双金属带锯条自诞生以来,迅速超越并取代了其他传统的锯切方式,成为金属切割行业的主流工具。而目前,我国生产带锯条滚铣刀的厂家比较少,加工带锯条的方法也没有得到推广。基于这些原因,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分析研究得出了能加工双金属带锯条的滚铣刀的铣齿原理,掌握了可根据任何可变齿距齿形设计出对应的带锯条滚铣刀的方法,并对滚铣刀模型的结构、加工带锯条工艺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概述了国内外金属切削刀具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铣刀、成形铣刀以及相应的带锯条滚铣刀的研究现状。(2)阐述了滚铣刀的新型仿形间断交错铣齿加工原理,并根据标准刀具的一些参数选择方法以及结合实际情况,计算选取了相应圆柱滚铣刀的基本参数,基于UGNX这一平台建立了圆柱直槽以及螺旋槽三维滚铣刀模型,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为有限元仿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通过对圆锥螺旋面的理论分析,阐明了圆锥带锯条滚铣刀的应用状况及不同结构设计原理,建立了可变齿距圆锥滚铣刀的三维CAD模型,并介绍了锥形滚铣刀的主要铲齿工艺。(4)利用Deform-3D对滚铣刀加工带锯条的过程进行了应力分析及运动仿真,不仅验证了交错齿滚铣刀在加工带锯条方面的优势,并且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比,验证了滚铣刀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5)基于滚铣刀加工带锯条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它的加工基本规律;对滚铣刀等高线误差进行了说明,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法来减小等高线误差对齿形精度的影响;对滚铣刀加工带锯条过程中毛刺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阐明了毛刺生成的机理,并提出了滚铣刀加工带锯条过程中去除毛刺的几种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工作为滚铣刀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为其它刀具结构的设计及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微生物絮凝剂具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等多种特点,可在饮料工业、食品发酵、生物制药、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无商品化产品,主要原因是其产量过低、生
现阶段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烟气脱硝技术。失活催化剂的再生以及开发中低温催化剂因能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催化剂易失活且失活后难回收利用的问题,受到了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对失活催化剂进行原位再生,无需破坏失活催化剂原结构,同时基于中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技术,开发了一种基于再生脱硝催化剂的高活性、宽活性温度窗口的中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再生过程中对催化剂进行
民族与宗教事务治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民族宗教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探索出了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
甘肃鼢鼠隶属于啮齿目,鼹形鼠科,终生适应营地下洞道生活,生活环境是典型的低氧高二氧化碳,经过长期进化,产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特征,是研究低氧适应的理想物种。动物在机体缺氧
鼠李糖脂(Rha)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因能乳化增溶疏水性有机物而促进其生物降解,这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本论文研究菌体烃降解时,鼠李糖脂与其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的相关性,旨
本翻译实践项目《可持续发展报告2017—2018》是作者在大众汽车斯柯达部门实习期间就公司于2019年7月发表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达成的一项翻译服务。原材料旨在记录和阐述斯柯达汽车公司在2017—2018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公司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对该战略的实施情况。所译文本最终已于2020年提交给委托方并为其采用。在本报告中,笔者以翻译家彼得·纽马克(2001)的文本类型理论为依托,分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A,TBBPA)是使用最广泛的溴代阻燃剂,各种电子产品和有机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及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快速有效去除环境中的TBBPA成为
油污泥成分复杂,属于危险性固体废弃物,其随意堆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已成为石油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微生物处理油污泥具有运行成本低,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本
杏仁核,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它是在行为和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一个脑区。其中,中央杏仁核作为杏仁核的主要输出部位,投射到下丘脑和脑干调节动物的情绪和行为
本研究运用Long-PCR与Sub-PCR法扩增序列测定了 4种脉翅目(Neuroptera)昆虫:长裳帛蚁蛉(Bullanga foridaNavas,1913),日本螳蛉(Mantispajaponica MacLachlan,1875),汉优螳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