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马丁的评价理论,通过分析二十四个文本的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从词汇层面和语篇层面描述分析了英汉翻译中评价资源的表现。评价资源对文本起决定性作用。人们讲话时总是在做出评价、发表观点并和他人建立关联。因此,研究评价资源的翻译可以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但是,目前鲜有研究从评价角度探讨翻译活动。在中国,英译中最为常见,需求量也最大。本文将以英汉翻译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的语料是真实的且都是人们广泛接受的。这就保证本文所描述分析的翻译现象对未来翻译实践具有参考价值。二十四个文本分别属于新闻、小说和广告。根据赖斯的文本分类法,本文所用文本可分为信息型、表情型和呼吁型,覆盖了绝大部分的文类。研究试图解决下列问题以探寻质量较好的译文在评价资源翻译方面所共有的特性。具体问题如下:(a)评价资源在源语和目的语中是如何呈现的?(b)源语和目的语中的评价资源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c)如果存在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本论文采用了定量和定性分析。首先按照评价理论在语料中标记尽可能多的评价资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文本的评价资源构成结构之间有明显差异。使用SPSS17.0,通过配对样本检验发现源语和目的语中的评价资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研究也发现评价资源在词汇层面出现了‘偏离’。语料中的实例显示词汇层的评价资源翻译会出现四种情形:译文和源文一致;译文和源文不一致;译文中增加了评价;译文中减少了评价。这表明翻译并不苛求在词汇层面的对等,译者在这一较低层面享有较大的自由。造成这种评价资源上的改变有多种原因,比如委托人要求、译者、理想的读者、文化及语言。另外,本论文还探讨了态度资源韵律般的结构,发现源文和译文在语篇层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