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对长春市绿园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三年的对比研究(2005-2010年),免疫预防服务现状的分析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意见,为政府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绿园区2005年-2010年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及专病监测报告系统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动态数列统计分析及对比扩免前后接种率和患病率的变化。结果:2005-2007年,扩大免疫前,甲肝、麻风、麻腮等疫苗为二类疫苗,均属自愿接种,我们无法对接种率进行控制,以致接种水平远远低于规定标准,局部地区无法形成免疫屏障,导致风疹、腮腺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扩大免疫后,随着新增疫苗接种率的逐年上升,新增疫苗保护疾病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甲肝,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连续三年都没有病例发生,风疹的病例从2005年的121例下降到2010年的2例。基本得到控制,腮腺炎病例从2008年的105例下降到32例,疫情趋势从扩免初期的局部地区爆发控制到局部地区散发病例。到2010年底,绿园区已经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免疫规划服务网络。但随着扩大免疫的逐步深入,扩大免疫规划的相关问题也暴露出来,城乡接种率差异较大、疫苗的接种过程出现断裂、异常反应、流动儿童的管理等问题,特别是工作人员逐渐减少的问题使扩大免疫工作遇到了瓶颈。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逐步推进,很多没有编制的医务人员和原单位解除合同。致使预防接种人员从2005年的130人减少到2010年的69人。而扩大免疫后,工作量比扩免前增加了近1/3。人员的逐步减少和工作量的增加形成了短期内无法调节的矛盾,为下一步继续扩大预防接种的范围和人群造成了一定的阻力。结论:扩大免疫规划工作开展后,新增疫苗接种率有显著提升,但总体发展不均衡。无论是接种率,还是免疫规划常规管理工作,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流动儿童免疫程序不清,补种工作难度加大,落实接种对象也更加繁杂,严重影响了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免疫规划人员队伍严重不足,素质不高,辖区人口的增加与免疫规划人员队伍的数量不成比例,导致接种医生工作压力加大,工作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免疫规划各项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