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重心应该从培养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人转变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但我国高等教育中创新教育仍存在“将创新教育作为精英化教育”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无法让学生共同参与到创新教育中。STEAM教育作为一种倡导跨学科融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能够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理念与实践指导。因此本研究基于STEAM教育视角、通过提出学习活动设计策略的方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综述调研了STEAM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并对STEAM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剖析,然后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两个理论基础以及对STEAM教育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提取出了 STEAM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活动设计原则,这些原则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回答了“STEAM教育为什么能促进创新能力培养”这一问题。之后基于原则提出了STEAM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设计策略,共包括六条:1.确立创新导向的学习目标——引领创新,2.设计有边界的开放学习主题——激发创新思维,3.提供跨学科融合的优质资源——形成创新知识基础,4.设置丰富多源的开放合作空间——支持创新实践,5.开展基于项目的迭代活动——增强创新体验,6.进行围绕创新的多元评价——深化创新成果。本研究选择华东某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三年级52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将提出的学习活动设计策略应用于《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之中。基于上述策略得到了应用于具体教学的学习活动设计框架,框架从学习目标、教师行为、学习活动流程、学生行为、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六个方面进行构建,然后进行了两轮教学实践。通过对学生在创新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能力)的表现分析、学生反馈分析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策略的改进,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本研究提出的学习活动设计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第一轮学习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在创新知识基础表现(所有学生均达到中等水平,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达到良好及以上水平)、创新思维表现(相对于学习活动之前整体分数提升较大)和创新实践能力表现(学生整体的创新实践能力评价分数大于总分的60%)整体较好。通过访谈得知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否培养了创新能力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能够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中创新导向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评价、学习资源中提供的跨学科核心问题、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项目方案设计和展示交流评价等都是促进创新能力发展的要素。2.依据改进后策略进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创新知识基础方面,中等水平的学习小组减少4组,学生逐渐从较低的层级过渡到较高的层级。在创新思维方面,学生整体的创新思维均值较第一轮有显著提升,除精密性外,学生创新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敏感性均得到显著提升。在创新实践能力方面,整体得到显著提升,学生在主题创新、结构创新和表现创新方面的分数均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