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异体骨髓单个核细胞和胰岛通过肝脏和静脉途径移植后,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胰岛,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28只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7只,A组在肝脏被膜下多点注射1000个胰岛,B组在体外将1000个胰岛和1×107个骨髓单个核细胞混合后在肝脏被膜下多点注射,C组通过尾静脉注射1000个胰岛,D组在体外将1000个胰岛和1×107个骨髓单个核细胞混合后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后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测定随机血糖,比较不同细胞组合和移植途径之间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结果:A、B组血糖于术后3天内开始下降,A组血糖可降至正常水平(7.98±2.28)mmol/L,血糖维持正常水平(3.71±0.95)d,B组降至(7.72±1.75)mmol/L可维持(4.86±1.06)d,静脉移植组血糖于术后4天内降至正常(7.35±1.4)mmol/L,可维持(7.85±1.46)d,D组静脉注射胰岛于4天起效(7.0±0.83)mmol/L,血糖可降至正常水平可维持(14.1±1.21)d,各组间血糖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及维持正常的时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大鼠尾静脉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和胰岛混合细胞对血糖维持时间最长,血糖控制水平最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