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探讨

被引量 : 61次 | 上传用户:taowa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现代城市空间类型之一的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步行活动和商业活动的统一体,也是人们交流信息和娱乐休闲的中心场所。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和建设已成为完善城市职能和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商业步行街以其新奇的面貌和特有的优势在各大中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方面,它解决了人们步行、购物、休闲三者有机结合的难题,将人从街道空间的附属物提升到了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由于对使用者的生理、心理需求考虑不够,未能足够注重人性化的需求,对城市商业步行街的使用和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如空间尺度巨大,使用者缺乏安全感、领域感,隔离了人与自然的接触,不利于老人和儿童的心理健康,对地域文脉和城市特色体现不够等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步行街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多功能街区,而提高到注重对使用者的人性化需求的体现。由此,满足使用者的行为心理需求,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环境的沟通成为我国城市商业步行街空间环境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迫使设计者们去反思和探索如何创造符合人的行为、心理需求的最佳步行街空间环境,也是作者选择这个题目进行研究、探讨的出发点所在。 本论文在结合对现有国内部分步行街的现状分析和行为心理学、建筑学、城市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对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的人性化设计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重点探索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策略。全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部分。首先回顾了步行街的产生和发展,介绍了步行街外部空间设计的相关理论,最后重点阐述了步行街人性化设计领域的理论指导、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第二部分:引论部分。 第三部分:人性化设计理论概论的阐述,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人性化设计理论的内涵,并将该理论引入到步行街设计领域中,提出了人性化步行街空间的建构原则和两大实现途径。 第四部分:人性化设计途径之——空间形态层面的人性化设计。首先对步行街外部空间的类型、构成要素、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外部空间特点和内涵的深刻理解,最后针对性的提出人性化设计的策略。 第五部分:人性化设计途径之二——行为活动层面的人性化设计。通过对人的行为活动三大类型的分析,结合人文主义思想和行为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将行为活动与人的需求有机联系起来,最后提出了人性化行为模式的设计策略。 第六部分:结语部分
其他文献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诸多理论构成研究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基础。其中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原理和进口贸易带来廉价进口及产业升级的结构效率
目的对玄丹巴布剂中的主药淫羊藿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影响主要有效成分淫羊藿苷透皮吸收的主要因素。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性成分,采用体外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
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培养中,文章首先阐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然后介绍了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情况,最后提出了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由于传统高层建筑用混凝土骨料采用天然原料,造成大量山林、耕地被破坏,雨季造成大量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环境问题突出。传统建筑材料又由于自身质量大造成高层建筑自重过大,及
本文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出发,以城市水面水体及绿色植被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水面水体对颗粒物污染的抑制机理,探讨绿地系统生态调控效益;并以西安灞柳生态园为例,通过实地监测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SWCC)在非饱和土性质的研究中是很重要的。通过现场原位渗水试验、室内试验,结合数值反演得到了晚更新世黄土(Q3黄土)脱湿和吸湿土水特征曲线。用压力板仪
经典指在某些方面达到高度成就,能起到一定示范作用的优秀文本。本文主要通过《创业史》经典化过程中各个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来探索“十七年文学”经典化的运作流程;通过对
佛教唯识论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唯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既有与现代心理学范畴相通的一面,也有与后者不同之处。由于有些唯识心理学的范畴具有丰富的涵义,但难以理解。
古城宣化地处内地,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距北京170公里,地处燕山山脉边缘,是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汇处,亦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界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近代基督教深入内
关系满意感是个体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总体评价。西方对关系满意感的研究以互倚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其研究深入探讨了能够预测关系满意感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