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安机关兼具行政、司法双重属性,经常会出现行政、民事、刑事法律关系之间的冲突与失范。如何正确把握几者之间的“度”,考量着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体现着执法民警的法律素养与个人素质。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化,国家法治化进程加快导致公安行政执法面临来自内部与外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双重压力。公民法律素养的提高、公民权意识的觉醒以及诉求、需求与法律宗旨、政府意志、政策指向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差异,又给公安行政执法处理合法性与合理性、法理与伦理、人性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所以,公安行政执法面临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法理、现实等多重困境,这也是我国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过渡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必经的阶段。本文从现代法学理念和西方行政法治理论入手,结合公安行政执法具体案例,通过对公安行政执法概念、法律依据、执行现状、面临困境及对策方法的系统科学研究,探索顺应法治文明进程、符合法治行政要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合法、科学、合理的公安行政执法之路,真正实现执法活动合法性与合理性、法理与伦理、人性与法治之间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通过研究我发现,要彻底解决公安行政执法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必须从执法文化、执法体制、权力制衡、权力分离、部门分立、办案独立、执管分开等方面着手,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实现执法文化由机械论向人性论,执法体制由单向执法向多方制衡,行政刑事执法权由合并向分离,执法力量由综合向专业,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由不独立向独立,行政办案权与行政管理权由合一向分离等多方面的转变,才能彻底解决公安行政执法面临的各类问题与困境,从而确保公安行政执法沿着公平、公正、公开的正确轨道向前推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选题目的、研究背景、现实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等。第二部分通过文献梳理分析,借鉴相关学者的观点,阐释公安行政执法概念,对当前公安行政执法适用的法律依据进行梳理分析,揭示其特点,透析其执行现状。第三部分以法理学、行政法学、警察法学、组织管理学等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具体执法案例,研究公安行政执法不适应人权保障和法治精神两大宗旨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并从我国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过渡的大环境中予以理解、升华。第四部分从人权保障、制度完善、机制设计、权力分立、体系建构、办案模式、理念培养等方面入手,提出提升公安行政执法水平的方法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