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StratusOCT检查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数理变换新参数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对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眼科青光眼组的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7人33眼和正常人17人34眼,进行StrausOCT青光眼RNFL厚度检查和视盘(optic nerve head,ONH)检查,以及常规青光眼检查。依据我科青光眼组多年临床发现和经验总结,提出多种OCT数理变换新参数假设并探讨其分布特点及ROC曲线下面积,通过分析新参数对于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价值,筛选优化最优新参数。
结果:
两组问OCT盘周RNFL参数中除3点位、鼻侧象限外,余钟点位和象限RNFL以及平均RNFL厚度参数均有统计学差异,视盘参数中全部参数均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在区分早期POAG患者和正常人时,RNFL参数中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的为盘周RNFL平均厚度(0.907);在4个象限参数中,下象限(0.856)、上象限(0.852)依次具有最大诊断效能;12钟点位参数中则为7点位(0.873)、11点位(0.813);在视盘参数中,具有最大ROC曲线下面积的为C/D垂直比(0.919)、C/D面积比(0.909)以及视杯面积(0.896)。通过对盘周RNFL参数进行大量数理转换假设以寻找更有效参数,发现:(4×Avg-鼻)/3作为新的参数其ROC曲线下面积(0.944),明显高于其他独立参数;双眼颞下方(6+7)钟点位比值参数在两组间具有最明显差异。
结论:
通过对OCT参数进行适当数理变换,可达到提高早期青光眼诊断效能作用,更好的指导临床诊治。(4×Avg-鼻)/3作为新的OCT参数,可以提高早期青光眼诊断效能。当盘周RNFL厚度疑似处于早期病变范围时,双眼颞下方(6+7)钟点位比值参数,将有助于更早期了解早期青光眼视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