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伤性膈疝多伴有其他部位或脏器的多发性、复合性损伤,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容易误诊、漏诊,进而影响治疗和疗效,部分病例后果严重,常常危及生命。本病临床发病率较低,国内相关报道不多,临床资料:本文总结我院自1983年以来收治的30例创伤性膈疝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7例。年龄12-7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坠落伤2例,刀伤3例,医源性损伤7例。术前明确诊断23例,手术探查确诊7例。其中左侧膈疝24例,右侧膈疝6例,无双侧膈疝病例,合并失血性休克4例,肋骨骨折6例,血气胸2例,肺挫伤3例,肝脾破裂11例,胃肠破裂11例,脊柱骨盆四肢骨折9例,颅脑损伤3例。疝入脏器为胃、大网膜、结肠、脾、小肠及肝脏,膈肌裂口宽度为3—25cm。经腹手术8例,经胸手术17例,胸腹分别切口2例,全组治愈26例,死亡1例为严重复合伤,死于术后呼吸衰竭。讨论:引起创伤性膈疝的原因有胸腹部锐器、子弹等穿透损伤,受到猛烈冲撞、压迫,瞬间用力过猛等,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损伤膈肌,经膈肌手术膈肌缝合修补不严密、线结脱落,留下通过管状胃的裂隙过大。创伤性膈疝常伴发不同部位脏器的损伤,胸部立位平片常作为首选的检查,当胸片显示模糊怀疑疝入物为胃肠道时,应进一步选择消化道造影检查。CT对膈肌损伤显像清晰,尤其对于膈肌裂口较小者,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MR能将肠管、肝脏和胸腔内其他组织很好区分,其影像表现多类似于CT。伤情严重行动不便的病人B超尤为适用。病情平稳疑有创伤性膈疝患者,可施行气腹后行立位X线胸片检查。作腹腔灌洗的病人若有呼吸困难加重,灌洗液从胸腔引流管流出即可诊断膈肌破裂,如果只有少量或无灌注液回流,或胸腔穿刺液中查找到胆汁、尿液、食物残渣或腹腔脏器定植菌如大肠杆菌也应考虑到膈肌破裂的可能。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即应视胸、腹部伤情,依据按先重后轻、术式简单有效的原则,争取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探查要细致认真,腹探查时应常规探查双侧膈肌,不能只满足发现一处,经膈肌手术后患者胸闷、呼吸困难,也要考虑到膈疝的可能,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