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的复合诱变及其防冶油茶害虫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i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emin是一种半知菌类的广谱性昆虫病原真菌。它寄主的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具有很强的感染能力、很好扩散流行性、不污生态染环境的特点,同时它生产简单,原料非常经济。随着过度的使用化学农药,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主要的生防菌剂之一,白僵菌在生产应用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白僵菌是一种真菌性杀虫剂,为了提高其杀虫效果,本文针对球孢白僵菌BbIII进行复合诱变选育、诱变株发酵条件优化、及其林间防效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紫外线和微波对球孢白僵菌BbIII进行复合诱变,通过产孢量、几丁质酶活指标筛选我们得到3株优良菌株,测试了 3株优良菌株对油茶象甲试虫的毒力效果。筛选获得最佳诱变菌株CB-27,其产孢量是原菌株的2.81倍,几丁质酶活力也明显高于原菌株,高活力几丁质酶产生菌株CB-27对油茶象甲均表现出了一定的致病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校正死亡率逐渐真大。处理第6天时,CB-27菌株对油茶象甲的校正死亡率达86.83%,明显高于出发菌株。(2)优化球孢白僵菌CB-27发酵的条件。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测出其各个因子的最适范围。根据最佳筛选实验确定的各因素的作用效果设计了最陡爬坡实验,对玉米粉浓度、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温度进行四因素五水平响应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球孢白僵菌CB-27固态发酵的条件,得出固态发酵最佳条件是:玉米粉8.21 g·L-1,水分38.47%,接种量10.31%,发酵温度25.35℃,在此条件下球孢白僵菌CB-27的产孢量达到了11.853(×1010Spores·g-1),较优化前提高了 3倍。(3)通过林间施菌、笼套法测定防治效果,调查防治后油茶植株的虫口数和油茶果新增受害率,综合评价白僵菌林间防治油茶象甲的效果。通过测定菌株BbIII、紫外诱变株Uv7和复合诱变株CB27的林间防效,进一步确定了复合诱变菌株CB27对油茶虫害(油茶象甲)具有高效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在施菌6天后,C3处理(108个·ml-1的CB27)的油茶象甲死亡率达到了 83.4%,防治效果为79.9%,虫口减退率为81.7%。防治后各个处理的虫口数和油茶果新增受害明显下降,其中C1、C2、C3下降最多,处理以后的虫口数分别是6.1、4.1、4.3头·株-1;其中C1、C2和C3在防治期间的新增受害率为5.2%、5.3%和5.0%,均远低于对照组CK的15.2%,说明防治效果十分显著。其中相同浓度下防治效果和感染率都存在这样的关系:C>B>A,在都使用CB27的情况下,C3(108个·ml-1)>C2(107个·ml-1)>C(106个·ml-1),进一步说明了复合诱变后的菌株对油茶虫害(油茶象甲)具有更好的防治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iTRAQ(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的方法筛选鼻咽癌转移相关的蛋白,分别在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的不断推进,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代教学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农村小学,
2014年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河宿迁段和龙王庙行宫分别入选中国大运河的遗产段和遗产点。作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的典型水乡,宿迁的运河史要比京杭大运河更为悠
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切切实实的生产力才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才能早日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传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存在诸多问题,使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本研究以沈阳市区为调查场所,通过较规模及正式化的市场问卷调查,力求精准和客观地了解和掌握沈阳市盆栽蔬菜市场的经营现状、消费情况和市场需求,对制定盆栽蔬菜产品市场营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投资的比较利益较低,投资风险大、导致很多地区的农民放弃从事农业生产,转向非农行业投资,导致农业生产设施陈旧落后、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业生态环境
研究背景:骨肉瘤为骨骼系统中最常见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原发恶性肿瘤,儿童是其发病主要人群,预后较差,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自新辅助化疗方案应用临床以后,患者预后得到一
目的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了解2011—2013年北京市H区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效率,为H区乡镇卫生院的资源配置提供合理化建议。方法本研究资料均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