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金库”作为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产物,已经成为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之一,它的存在危害引发了职务犯罪、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助长了铺张浪费、奢侈腐化之风和损害党干群关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是党中央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开展“小金库”治理,不仅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而且消除了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的歪风,铲除了消极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保护好党的肌体,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国有企业“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各单位竞争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是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抓手。同时,通过“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开展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尊重科学发展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规律,维护了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推动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由于大庆油田存在教育不得力、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客观上企业管理人员权力过大,管理中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依然存在,造成大庆油田内部“小金库”问题依然严重,近5年,在大庆油田查处的“小金库”案件中,共计涉及金额4900余万元。主要用于:弥补成本费用,购置资产、对外投资或对外借款,发放职工工资、奖金、津补贴、福利等,接待宴请、公款旅游、职务消费,礼品礼金支出以及私分、贪污、挪用等。这些“小金库”的存在不但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造成了相当不好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本文以大庆油田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通过重点专项治理2008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7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采取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分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和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进行检查;在检查治理过程中,针对“小金库”的特点,坚持非财务手段和财务手段相结合,如了解内控和检查财务、资产资料;内部、外部检查验证相结合,如注意现场取证和视情况进行外调;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检查相结合,如到生产一线观察现场、询问一线员工,可以检查资金收入不多的隐蔽项目等,采取多种检查手段相结合,确保检查治理工作效果。通过专项治理检查工作,切实摸准大庆油田“小金库”存在的基本情况,“小金库”在企业的表现形式,问题有哪些,深入分析“小金库”形成和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围绕大庆油田二次创业,围绕中央要求的4000万吨持续稳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来开展治理工作,研究拿出具体解决对策,制定适合大庆油田“小金库”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期确保“小金库”治理项目顺利开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发展质量,全面推动大庆油田“原油持续稳产、整体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矿区、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