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微量DNA的检测在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及中药干预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进一步阐明血微量DNA的检测在转移性肝癌中的意义和健脾理气中药防治、控制肝转移的机制,探索以健脾理气中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控制肝转移的可能性,本文进行了血微量DNA在转移性肝癌的表达和健脾理气中药对其干预的研究。 结论:(1)血微量DNA可以辅助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肝转移的有无和疗效的评价。(2)健脾理气中药可显著地改善荷瘤小鼠的全身状况,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脾脏种植瘤的生长,能降低脾虚荷瘤组肝转移的发生率,降低脾虚荷瘤组肝转移的分期,降低荷瘤小鼠的血微量DNA。(3)健脾理气中药结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可降低肝转移患者的血浆微量DNA并提高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脐血Hb Bart’s和Hb A,Luminex200液相芯片技术对脐血行基因诊断,以基因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脐血毛细管电泳法筛查新生儿α-地中海贫血及新生儿β-
前言 1型糖尿病是一种受多基因调控,以胰岛素缺乏及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外源性胰岛素替代治疗,但每日注射胰岛素除给患者带来痛苦和
目的:通过检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服用蒙药验方《亚日饮汤》治疗前后外周血清TNF-α、IL-8、IL-17变化水平来了解该药对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揭示该药的作用机理,为
目的:观察正常生理情况下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成分(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随发育的变化,研究不同喂养方式、食物过敏、应用抗生素时婴儿肠道菌群的变化,并进一步
本研究通过对房颤患者的随访调查,试图了解本地区非瓣膜病房颤(nonvalvularatrialfibrillation,NVAF)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尤其了解抗栓治疗对栓塞并发症的干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河北医科大学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3年3月~2004年3月临床分离的至少对一种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BLA表型分析,揭示质粒AmpCβ-内酰胺酶阳性
目的 测定正常新生儿生后一周内血浆8-异-前列腺素F2a(8-iso-prostaglandin F2alpha,PGF2a)水平;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血浆8-iso
【背景与目的】淡漠是卒中后常见精神症状之一,然而,卒中后出现淡漠的危险因素及结构基础尚不明确。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后淡漠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结构基础。【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