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开展第一次地名普查已有30多年了,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地名的变化也是巨大的,现有的地名数据很难体现出地名实际的状况,为了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国家启动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以全面掌握我国地名现状,并建立地名数据库。然而实现地名普查与建库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需要的人力、时间等成本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对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与建库方法研究的还很少,为了更合理、更有效、更节约地完成地名普查工作,对地名普查与建库方法的横向比对,纵向深入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北川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项目为实验区,对地名普查基本知识进行了整理分析,地名普查主要包括地名数据调查、地名数据采集、地名数据整理、地名数据建库四个关键工序,根据各工序中传统方法(常规调查法、纸质调绘法、全矢量化法和手动录入法)的特点,结合北川县实际情况与现有技术水平,本文对传统方法进行了优化与改进,形成了新方法(改进调查法、“3S”集成采集法、结合资料更新法和脚本编译法),对比分析了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特点,并通过实验对比了各种方法在时间、成本、生产效率三个方面的差异,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与传统方法比较,新方法的生产时间节约了50%左右,生产成本也降低了50%左右,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多;新的生产方法,不仅在普查质量上能得到满足,而且在普查成果表现上也得到丰富,增加了成果的可读性,使地名普查成果更加美观。新方法为更科学、更快速、更有效地开展地名普查项目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