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被引入我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部出台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使得校本课程的发展步入了新的台阶。南京本土文化史承久远,内涵丰富。积极的探索和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将南京本土文化开发出来,作为校本课程资源,既充实了课程资源,又能让这些宝贵的本土文化生生不息,发扬光大。本文将南京本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文化自身价值和课程价值的考察与分析,在调查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情况及对其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南京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尝试。南京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过程,包括对南京本土文化可利用的语文校本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和分类以及南京本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课程化。南京本土文化是语文课程“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也是全面涵养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确立南京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一方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发展。在课程资源筛选机制上,首先要树立以学习者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目的,经过教育哲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筛选,并且受到课程资源开发原则的制约。对南京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厘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厘定课程内容;一是根据南京本土文化课程资源的类型厘定课程化方式。南京本土文化作为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南京本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南京本土文化丰富多彩,笔者主要以南京民风民俗、名胜古迹、方言俚语、诗词歌赋、人文荟萃等九个方面进行探究,对其校本教材进行了编写设计,并且阐述了课程实施的主要原则,教学方法和实例,以及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