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就业效应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jnqejbr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全球价值链作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提高各国竞争力以及创造就业的“新引擎”,为我们理解“贸易和就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一方面,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日益深化,中间产品在多国间往返流动会使得一国在运用传统统计方法测算贸易以及就业收益时存在“统计幻象”,因此全球化生产需要新型的贸易统计方法衡量一国的真实贸易和就业收益;另一方面,全球化生产分工日益精细化,随着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化生产的“枢纽”,中国在参与全球化生产网络中已经演化出其独特的分工模式,深入研究国际分工模式对国内就业结构的影响对未来提高国内就业质量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与已有关于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研究不同。首先,我们通过一系列指标测算了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同时刻画了我国参与全球化生产分工模式的表现及其特征。其次,我们在新型的分工模式下构建了衡量就业数量的单位增加值就业效应指标,并对其进行了部门分解和跨国比较分析。最后,深入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模式对国内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研究,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首先,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以及分工模式表现为:我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呈现上升趋势,但在金融危机后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北美是我国制造业的第一大前向分工关联经济体,而日韩是我国的第一大后向垂直专业化分工经济体;我国与金砖国家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前、后向关联程度均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其次,在增加值的就业效应方面:传统的以产出为基准计算的就业量低估了国内真实边际产出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即以单位增加值为基准计算的就业效应更大;虽然低端技术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就业创造效应最强,但不稳定,对外部冲击十分敏感;低端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过程中,增加值增长与就业增长短期内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将制造业各行业的单位增加值的就业效应进行部门分解发现,中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耦合发展是未来国内就业增长的重要方向。最后,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国内就业结构整体上呈正向促进作用,表现为:在进口方向上,与日韩、欧盟的垂直专业化分工能够显著提升国内的就业结构;在出口方向上,与北美、日韩、金砖三大经济体进行垂直专业化分工能够显著提升国内就业结构。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东亚—中国—北美”三角分工模式能够提升国内就业结构;与美国纯加工代工的分工模式对国内就业结构提升的作用不明显。
其他文献
ENVI中的SVM监督分类方法有四种核函数,通过选取不同的核函数及调整各核函数的参数可对分类精度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同景黄河口湿地高光谱CHRIS影像进行分类的实验,尝试寻找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水电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且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水利水电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从实
对34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抗雄激素治疗前作前列腺雄激素受体(AR)定量测定,以了解AR值在抗雌激素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前列腺癌细胞浆AR(cAR)和细胞核AR(nAR)的平均值分别为71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正常人肝细胞株L-02细胞凋亡和活性氧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MTT法检测雷公藤甲素对L-02细胞的毒性作用,H2DCFH-DA探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
为了加强对NO_x的防治,论文简要介绍了冶金石灰竖窑的工作原理与燃煤NO_x的产生机理,并结合冶金石灰竖窑工艺条件,分析了冶金石灰生产过程中NO_x产生的主要类型为燃料型NO_x
自2004年全国掀起素质教育的大潮中,鼓励教育便不绝于耳,如何进行鼓励教育,鼓励教育应该做到什么,本文将以影片《热血教师》为蓝本,分析鼓励教育。
美国加州大学运营预算遵循预算技术规程与相关财务计划的约束,充分考虑大学年度需求与州政府相关要求,整合预算收支、关键项目、绩效标准与控制指标等核心信息,兼具技术上的
<正> 土司制度起源于北宋,完善于元明,没落于清代,消亡于民国,唐代的羁縻制度则是它的雏型。从北宋皇祐年间开始至民国而亡,土司制度先是在桂西出现,而后延伸到桂东,持续了近
自1988年我国监理制试点至1996年全面推广历经30年,2017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住房城乡建设部选择国内40家企业开展历时2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