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Ti合金细径薄壁管材的成型与组织结构和性能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tin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NiTi合金管材的成型工艺进行研究,成功制备出高质量NiTi合金细径薄壁管材。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DSC实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系统研究了NiTi合金管材的显微组织、相变行为、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效应及超弹性。管材的成型试验研究表明,胚料表面缺陷对成型管材性能有着严重的影响,胚料尺寸的选择与目标尺寸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建立了胚料尺寸选择的经验公式,确定了管材成型最佳工艺参数为:退火温度750℃、道次径缩量0.1mm、拉拔速度为90m/h、无芯棒拉拔速度为40m/h。透射电镜观察证实,12%冷变形管材马氏体组织形貌特征为自协作伴随变体粗化,29%冷变形管材马氏体组织形貌特征为大片马氏体交叉和变形微孪晶,与8%和22%冷变形量的丝材相同,证明冷拔过程中管材所受的应力要小于丝材。DSC试验表明,相同退火温度试样,随冷变形量的增加相变温度降低、相变温度间隔增大;相同冷变形量试样,随退火温度的升高相变温度升高、相变温度间隔减小。拉伸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大,试样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增大,延伸率降低;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应力-应变曲线的屈服平台越来越明显,卸载曲线平台应力降低。弯曲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冷变形的试样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最大可回复应变增大,最大超弹性应变量与超弹性窗口宽度先增大后减小,在450℃呈现峰值;相同退火温度试样随冷变形量的增大最大可回复应变先增大后减小,最大超弹性应变量、超弹性窗口宽度增大,获得稳定超弹性所需要的弯曲循环次数减小。随着弯曲应变量的增大,试样的疲劳寿命降低,管材的疲劳寿命远小于丝材。
其他文献
任务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层次和学习兴趣,制定学习任务的一种方法.老师可以通过任务教学法根据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
羟基磷灰石(HA)由于其独有的生物特性,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在医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材料和人体骨骼中的无机成分具有相同的钙磷比。根据人体的仿生学原理,纳米化了的羟
钛酸锶钡(BST)是一种常见的铁电材料,它具有优良的介电性、铁电性、压电性和挠曲电性,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传感器等领域中。近年来,电子元器件朝着微型化、轻量化发展,因此对钛酸锶钡薄膜材料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锶钡薄膜,并且用同样的方法制备了具有并联结构的多层复合的钛酸锶钡/二氧化锆(BST/ZrO_2)薄膜和钛酸锶钡/氧化镁(BST/MgO)薄膜,解决了单层BST薄膜